青岛前线指挥部里,张百川、谢福治、陈榘、肖桦四人围坐在一张铺着城区地图的桌子旁。
“码头那边,那艘‘圣玛利亚’号,有动静吗?”张百川揉了揉眉心,看向陈榘。
陈榘摇了摇头:“没有。卸货完成后,船就静静地停在那里,没有任何离港的迹象,也没有人员频繁上下。我们的侦察员伪装成码头工人试图靠近,被船上穿着像是私人护卫的人拦住了,对方很警惕,说的是英语和葡萄牙语混杂的话,我们的人听不懂,但态度很强硬。”
“鬼子的巡洋舰呢?”谢福治问道。
“还在外海锚泊,偶尔会派小艇运送些物资和人员到港区,但没有靠近岸防炮射程的迹象。看来,他们也很忌惮我们可能存在的岸防火力,或者是在等待什么。”陈榘指着海图回答道。
肖桦接口道:“市区内的情况基本稳定了。我们的布告起了作用,大部分商铺已经开门,秩序良好。外国机构那边,除了日常采购,也没有异常举动。就是基层反映,不少市民和商户偷偷问,咱们八路军打算在青岛待多久?”
张百川哼了一声:“告诉他们,打走了鬼子,这里就是中国人的青岛,我们自然要待下去,不仅要待下去,还要建设好,”他顿了顿:“不过,这艘船老杵在码头,总让人觉得不踏实。老陈,能不能想办法,夜里派水性好的战士摸过去看看?”
陈榘面露难色:“司令员,风险太大。港口现在还在鬼子手里,戒备森严,水下可能有障碍物和巡逻艇。而且,万一被船上的人发现,引起外交纠纷……”
谢福治也表示同意:“司令员,现在不宜节外生枝。我们的重点是稳住市区,扫清外围,同时加快‘铸剑’行动。只要岸防炮能响,港口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张百川沉默了一下,知道两人说得在理,吐出一口气:“好吧,那就先盯着。告诉钟伟,码头方向的监视不能松懈,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告,”
“是,”
这时,一个参谋拿着份电报走进来:“报告,第三旅许旅长电报,”
陈榘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司令员,政委,许友来电,第三旅主力已按计划向西扫荡,连续攻克蓝村、城阳,歼灭伪军一个多营,日军一个大队。目前正兵分两路,一路向崂山方向压迫,一路向胶州湾方向挺进,沿途小型据点望风而逃,进展顺利,”
“好,”谢福治抚掌笑道:“拿下蓝村、城阳,我们在青岛外围的防线就稳固多了。许友这仗打得利索,”
张百川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他走到大地图前,看着青岛周边那些尚未被控制的区域:“进展顺利是好事,但要提醒许友,切忌冒进。鬼子收缩兵力,集中固守港口和几个核心据点,是等着我们攻坚,或者等他们的舰炮支援。告诉各部队,稳扎稳打,利用我们控制区扩大的优势,逐步压缩鬼子的生存空间。要把青岛变成一座孤岛,困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