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五丈原之星落

五丈原的秋风格外凛冽,卷起营帐的毡帘,带来渭水潮湿的泥土气息。中军大帐内,药味苦涩,几乎盖过了墨香。诸葛亮斜倚在卧榻上,身上盖着厚重的毛皮,面容枯槁,颧骨高耸,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睛,仍不时看向悬挂在帐壁上的巨幅舆图,目光扫过祁山、长安,最终落在那遥远的洛阳。

姜维端着药碗,跪在榻前,声音哽咽:“丞相,用药吧……您已经三日未曾合眼了。”

诸葛亮微微摇头,目光仍停留在舆图上,声音虚弱却清晰:“伯约,司马懿……近日可有异动?”

“据探马来报,魏军依旧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他们……他们是在等……”姜维说不下去了,他知道司马懿在等什么,整个蜀汉大营的人都知道。

“等我这盏灯油尽灯枯……”诸葛亮替他说完,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他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案头堆积的文书,“那些……是各地送来的奏报?”

“是,丞相。有成都陛下的问候,有李严都督从江州发来的军情,还有……还有江东刘封将军遣使送来的密函和一批珍贵药材。”姜维连忙禀报。

听到“刘封”二字,诸葛亮浑浊的眼眸似乎亮了一下。他示意姜维将密函取来。信的内容很简短,除了问候病情,主要是通报曹魏在淮南一带的兵力调动情况,并再次重申联盟之谊。言辞恳切,并无虚饰。

“刘封……非池中之物啊。”诸葛亮放下密函,长叹一声,“与之结盟,虽是形势所迫,却也未必是坏事。只可惜……亮恐不能再与将军共图中原了……”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帕子上溅开的鲜红触目惊心。

“丞相!”姜维与帐内诸将皆悲声呼唤。

诸葛亮喘息片刻,努力平复呼吸,目光扫过姜维、杨仪、费祎等围拢在榻前的文武重臣,最后定格在姜维脸上:“伯约,我死之后,军中事务,暂由公琰(蒋琬)主持。你……你要继承遗志,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维……必肝脑涂地,以报丞相知遇之恩!”姜维叩首,泪如雨下。

“莫哭……”诸葛亮的气息愈发微弱,他望向帐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成都的宫阙,看到了先帝刘备托孤时的殷切目光,“亮,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廿三,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殁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将星陨落,天地同悲。

噩耗由八百里加急,带着血泪,一路传向成都。

当报丧的使者冲进成都皇宫时,刘禅正在与宦官嬉戏。听闻噩耗,他手中的玉如意“哐当”坠地,摔得粉碎。巨大的惊恐和茫然瞬间攫住了这位年轻的皇帝。“相父……相父……”他喃喃着,脸色煞白,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朝堂之上,更是瞬间陷入一片恐慌与哀恸之中。蒋琬、董允等人强忍悲痛,立刻开始商议稳定局势、秘不发丧、大军撤退等紧急事宜。整个蜀中,仿佛一瞬间失去了主心骨,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不安。

几乎与此同时,通过安插在蜀中的眼线,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