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儒风问礼·戾气初显

云玄也附和道:“我的罗盘刚才有异动,当麦丫说‘初心’的时候,指针不抖了,还朝着东边的方向转了转——说明初心真的能影响戾气的流向。我们可以带着信物去东边的村落,用信物的暖意引着他们说初心,应该能化解戾气。”

林砚还是有些犹豫,看向苏文:“苏先生,这方法……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信物的暖意引来了更多戾气,怎么办?”

苏文拿起木架上的春秋笔残片,残片泛着淡青的光,落在他的掌心:“不会。你看这春秋笔,它是简清言前辈的信物,承载着她的初心——‘若道需灭情,何异天道刍狗’。简清言前辈当年就是用文心之力唤醒了墨尘前辈的人性,她的初心能压得住魔气,自然也能化解戾气。我们带着信物去,不是引戾气,是用初心的暖意,给那些人指一条路。”

林砚看着春秋笔上的青光,又看了看麦丫眼里的光,终于点了点头:“好!那我们现在就出发?东边的村落离这里不算远,骑马的话,半天就能到。”

“别急,我们得准备一下。”玄悲从坛内拿出几个小布袋,里面装着菩提子,“这是妙音大师的菩提子,我用佛光净化过,每人带一袋,能挡住戾气的侵蚀。阿烈,你是魔修,对戾气最敏感,就麻烦你带路,感知戾气的位置;云玄,你用罗盘指引方向,别让我们走偏;苏文,你带着春秋笔和残简,用文心之力安抚百姓;麦丫,你……”

“我也要去!”麦丫急忙举手,生怕玄悲不让她去,“我能帮着跟大家说初心,上次残灯就是我先开头的,我有经验!”

玄悲看着她着急的样子,无奈地笑了:“好,你也去。不过你要答应我,一定要跟在我们后面,不能乱跑,要是遇到危险,就躲在阿烈身后,知道吗?”

“知道!”麦丫用力点头,把脖子上的菩提子又紧了紧,还拿起自己写的竹简揣在怀里,“我带着这个去,跟他们说‘戾气可化,初心可传’,说不定他们听了就会想起自己的初心。”

阿烈从坛外牵来几匹马,把守心石和木板小心地放在马背上的布袋里,又把残灯交给玄悲捧着——残灯的火苗在布袋里依旧亮着,像是一颗小小的太阳。苏文把春秋笔揣在怀里,林砚则拿着卷轴,在前面带路。

出发的时候,麦田里的百姓都围了过来,一个老农拄着拐杖说:“你们放心去,麦田我们帮你们看着,等你们回来,肯定给你们留着新磨的麦粉!”

“对!你们要多保重,早点把戾气化解了,我们还等着听你们讲东边村落的故事呢!”孩子们也跟着喊,手里拿着自己做的麦秸小灯,朝着他们挥手。

麦丫坐在阿烈的马背上,回头看着归心村的麦田,风吹过怀里的竹简,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她摸了摸怀里的竹简,又看了看前面苏文手里的春秋笔,玄悲怀里的残灯,心里突然一点都不慌了——她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归心村的百姓,还有前辈们的初心,陪着他们一起。

马队朝着东边的方向跑去,蹄声踏在田埂上,惊起了几只小鸟。归墟海的浪声在远处传来,像是在为他们加油;守心坛的灯依旧亮着,暖意在归心村的上空绕着,等着他们回来。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阿烈突然勒住马,右臂的鬼纹泛出淡淡的黑红:“前面就是东边的村落了,我能感知到戾气——比我们想象的重,而且……里面有当年幽冥渊魔修的气息,像是魇尊旧部的。”

云玄拿出罗盘,指针疯狂地转了几圈,最后停在村落的方向,边缘的白霜又厚了些:“戾气聚在村落的中心,那里应该有什么东西引着它们——可能是当年魔修留下的物件,也可能是……有人在故意引戾气过来。”

苏文皱起眉,摸了摸怀里的春秋笔:“不管是什么,我们先去看看情况。林师弟,你跟在我后面,用文心之力护住自己;麦丫,你待在阿烈身边,别靠近戾气重的地方。”

几人慢慢走进村落,只见村里的房子大多关着门,偶尔有几个人在外面走动,眼神呆滞,嘴角却带着诡异的笑,嘴里念叨着:“报仇……我要报仇……”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坐在门口,孩子发着烧,小脸通红,哭闹不止,妇人却像是没看见一样,只是机械地拍着孩子的背,嘴里重复着:“他抢了我的麦种……我要让他偿命……”

麦丫看得心里发酸,攥着怀里的竹简,鼓起勇气走上前:“大婶,你看你的孩子在哭,他是不是不舒服?你不是想守护你的孩子吗?怎么能不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