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民、行商和小村落间流传。
如今再加上这令人咋舌的丰收景象,更是让“焦土镇”这三个字。
成为了混乱世道中一个代表着“富足”与“安全”的符号。
于是,继钱贵之后,焦土镇迎来了更多的访客。
先是附近几个挣扎求生的小村落,派来了战战兢兢的代表,他们不敢奢求并入。
只是希望能用一些山货、兽皮或者手工制品,换取些许救命的粮食。
陈稳对此并未拒绝,反而制定了相对公平的交换比例,既缓解了对方的燃眉之急。
也为焦土镇带来了稀缺的物资,更在无形中扩大了影响力。
接着,是更多的行商。
他们如同嗅到花香的蜜蜂,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这一日,镇子外就来了两拨人马。
一拨是钱贵的老相识,同样是经营皮货和药材的商人,规模比钱贵当初的队伍还要大些。
另一拨则是生面孔,操着略显不同的口音,主要贩卖的是盐块和少量的铁器,这正是焦土镇急需的物资。
镇门外临时设立的贸易区顿时热闹起来。
新来的行商们看着焦土镇整齐的田垄、兴旺的庄稼、坚固的木墙以及精神饱满的民兵,眼中无不露出惊异之色。
这与他们想象中的、刚刚经历战乱的流民聚集地截然不同。
“钱老弟,你这……你这是找到了宝地啊!”
钱贵的旧相识拉着他的手,低声惊叹。
“这哪里是焦土,分明是片沃野!你看那庄稼,你看那人气……”
钱贵此刻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捻着胡须笑道:
“王兄过奖了,全赖陈头领领导有方,大伙儿肯下力气。”
他顺势将陈稳的“仁义”和“能力”又夸耀了一番。
而那贩卖盐铁的行商首领,一个精瘦的中年人,则更加关注焦土镇的防御和秩序。
他仔细打量着民兵们的装备和站姿,又看了看工坊方向冒出的烟火,眼神闪烁不定。
陈稳亲自接见了这些行商,态度不卑不亢。
他需要这些商人带来外界的信息和紧缺的盐铁,但也保持着足够的警惕。
贸易进行得颇为顺利,焦土镇用富余的粮食、皮货和少量从黑风寨缴获的“战利品”,换回了一批急需的盐和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