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流民归心

这种发自内心的归附,比任何强制手段都更能凝聚人心。

陈稳在营地中走了一圈,看到有妇人坐在窝棚前缝补衣物,针脚细密;

看到半大的孩子被组织起来,由一个识字的流民老者教着认字;

看到几个显然是匠人出身的中年男子,正在自发地修理营地损坏的栅栏和工具……

小主,

王茹在一旁低声道。

“使君,按照目前的安置策略,口粮和初期投入虽大。”

“但只要撑过今年,这些新民开垦出的土地明年就能有所出产,届时便能大大缓解压力。”

“而且,这些流民中,亦不乏匠人、识文断字者。”

“乃至有过行伍经历之人,稍加甄别,都是可用之才。”

张诚也补充道。

“户籍司正在加紧编户,确保丁口记录在册,便于管理和征发徭役。”

“屯垦队也按军事编制稍作约束,既能提高效率,也便于在必要时转为辅兵。”

陈稳默默听着,心中盘算。

人口是乱世最宝贵的资源。

有了人,才能有更多的兵源,更多的劳动力,才能支撑起更大的野心。

这些流民的归附,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

更是他陈稳“仁义”之名、治理之能的体现,是他势力气运增长的活水源泉。

他体内那无形的势运气旋,似乎也因这源源不断汇聚而来的人心与生机。

而变得更加磅礴、厚重,旋转间,隐隐与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新落户的炊烟。

每一块新开垦的田垄产生着玄妙的共鸣。

离开安置点,返回洛川城的路上。

陈稳看到官道旁新立的界碑,上面镌刻着“洛川”二字。

他知道,这片土地的边界或许暂时于此。

但它所散发出的吸引力,它所承载的希望,早已越过这石碑。

向着更远、更苦难的地方蔓延开去。

“根基之壤,在于民心。”

他轻声自语,目光坚定。

“而这民心,正自八方而来。”

他仿佛看到,无形的气运正如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融入他身后那片日益兴盛的土地,也融入他自身那不断积累、等待质变的根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