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聚焦在御座之上的陈稳身上。
想看他如何应对这登基后的第一个考验。
韩通、张永德微微皱眉。
他们是武将。
对钱粮之事虽不如文官精通。
但也知道此事重大。
王朴眼帘低垂。
仿佛老僧入定。
张诚和王茹则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陈稳面色不变。
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点了一下。
“孙卿。”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依你之见。
此事。
当如何处置。”
孙俭似乎早有准备。
立刻回答道。
“回陛下。
为今之计。
唯有双管齐下。”
“其一。
立刻严令漕运沿线各州县。
不惜一切代价。
疏通河道。
小主,
保障漕船通行。”
“其二。”
他顿了顿。
声音压低了些。
“请陛下下旨。
暂停或削减百官俸禄、禁军粮饷。
并于京畿左近。
紧急加征‘平籴钱’、‘转运费’等临时税赋。
向富户大族借粮。
以解燃眉之急。”
他的建议。
听起来似乎是常规操作。
但在场的明眼人都知道。
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暂停俸禄粮饷。
势必引起官员和军队的不满。
动摇统治根基。
而在京畿加征税赋、向富户借粮。
则极易激起民怨。
尤其是在新朝初立。
人心未附之时。
这等于是饮鸩止渴。
这孙俭。
其心可诛!
不少官员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有人担忧。
有人幸灾乐祸。
也有人冷眼旁观。
殿内的气氛。
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陈稳沉默了片刻。
目光扫过孙俭。
又扫过殿下的群臣。
忽然。
他轻轻笑了一声。
这笑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孙卿。”
陈稳缓缓开口。
“你的第一个建议。
严令疏通漕运。
此为治本之策。
朕准了。”
“着张诚。”
他的目光转向文官班列。
“由你总领此事。
协调沿河州县。
限令半月之内。
必须见到成效。”
“臣。
领旨。”
张诚出班。
躬身应道。
神色沉稳。
孙俭愣了一下。
似乎没想到陈稳如此干脆地采纳了第一条。
而且直接指定了负责人。
他张了张嘴。
还想再说什么。
但陈稳没有给他机会。
“至于你的第二个建议。”
陈稳的声音陡然转冷。
“加征税赋。
削减俸饷。”
“此乃刮民膏以充府库。
剜肉补疮之举!”
他的声音不高。
却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
“朕在焦土镇时。
便深知百姓疾苦。
深知乱世之中。
一丝一粟来之不易。”
“朕立此陈朝。
为的是终结乱世。
开创太平。
而非重蹈前朝覆辙。
行此盘剥之事!”
“此议。
休得再提!”
孙俭被这番话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额角隐隐见汗。
他没想到新皇的态度如此强硬。
且直接扣下了一顶“盘剥百姓”的大帽子。
他慌忙躬身。
“臣……臣愚钝。
只为解燃眉之急。
思虑不周。
请陛下恕罪。”
“燃眉之急。”
陈稳重复了一遍这个词。
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不错。
确是燃眉之急。”
“但解决此急。
并非只有盘剥百姓一途。”
他语气放缓。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王朴。”
“臣在。”
王朴应声出班。
“朕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