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南院大王,耶律挞烈。
他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一双眼睛锐利如鹰,浑身散发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与草原雄主的彪悍气息。
“范使者,”耶律挞烈操着略显生硬、但足够清晰的汉语,开门见山,“贵国皇帝陛下,此次遣使前来,又送上如此厚礼,不知究竟是何用意?”
范质从容不迫,请他入座,奉上随行携带的上好茶叶。
“大王明鉴。我大陈皇帝陛下,素来仰慕草原英雄,愿与契丹结为友邻,永息兵戈,互通有无。”
“此番前来,一为致意,二则为商讨双边通商、划定牧场等具体事宜,以求互利共赢。”
耶律挞烈嘿嘿一笑,带着几分玩味:
“互利共赢?说得倒是好听。只怕……是为了西边那个‘宋国’而来的吧?”
范质面色不变,坦然承认:
“大王快人快语,老夫亦不隐瞒。伪宋窃据镜像之地,依附邪祟铁鸦,倒行逆施,实乃天下公敌。”
“其亦遣使西去,欲蛊惑贵邦镜像,行那不利我两邦之事。”
“我朝陛下以为,与其听信傀儡之言,不若与我真实大陈携手,共谋实在之利。”
耶律挞烈目光闪烁,沉吟片刻:
“铁鸦军……本王亦有所耳闻,确是诡异难测。”
“西边那个‘宋’,出手倒也大方,许下的条件,颇为诱人。”
他这话,既是试探,也是施加压力。
韩微在一旁接口道:
“伪宋所许,无非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其国本不稳,依赖邪力,岂是长久之道?”
“我大陈立足中原,国势日隆,所许通商之利,乃是实实在在,年年岁岁皆可得。”
“更何况,那批精铁与弓矢,大王当知其价值。”
耶律挞烈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髯,不置可否。
精铁和军械,对于任何一个草原部落而言,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战略物资。
这比单纯的银绢更有分量。
“此事,非本王一人可决。”耶律挞烈缓缓道,“陛下(耶律璟)态度暧昧,于越(耶律屋质)那边,似乎更倾向于西边开出的条件,认为那是‘天命’所归,按‘旧例’行事更为稳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范质心中一动,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于越耶律屋质,倾向于伪宋!理由竟然是“天命”和“旧例”!
这听起来,似乎与铁鸦军维护“历史节点”的意图隐隐吻合。
“天命无常,惟德者居之。”范质肃然道,“我朝陛下扫平群雄,安定中原,万民归心,此方为真天命。”
“拘泥于虚无缥缈之‘旧例’,而忽视眼前实实在在之国力与诚意,岂非智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