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民心向背

民心,如同流水,总是趋向于能够滋养生命的地方。

在伪宋这边,是日益沉重的压迫、看不到希望的未来,以及因大陈经济渗透而加剧的民生艰难。

在大陈那边,是虽有天灾却有力应对、赋税减轻、新技术带来希望、朝廷似乎真的在乎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的感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光幕两侧,民心的落差,如同不断倾斜的天平,愈发明显。

汴梁,皇宫。

陈稳于批阅奏章的间隙,闭目凝神。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那原本就雄厚的势运气旋,非但没有因“蚀骨”灾害而衰减,反而似乎……更加凝实、更加磅礴了。

一种厚重、温暖、充满生机的力量,从大陈疆域的四面八方,尤其是那些刚刚经历灾异、却又被成功安抚下来的州县,丝丝缕缕地汇聚而来,融入气旋之中,使其流转得更加顺畅、有力。

他明白,这是民心所向,是苍生念力。

是李家庄老农捧起泥土时的哽咽,是潞州百姓领到粮种时的叩谢,是无数子民在灾难面前,因为朝廷没有放弃他们而燃起的信任与希望。

这些看似微小的情绪和信念,汇聚在一起,便成了支撑王朝最根本、最强大的力量——势运。

“蚀骨”毁地,固然凶险。

但只要人心不散,根基不垮,这势运便只会越磨越砺,越挫越坚。

“赵匡胤,你倚仗铁鸦邪力,苛政虐民,纵有强兵,又能维系几时?”

陈稳睁开眼,目光穿透殿宇,仿佛看到了光幕对面那民生凋敝的景象。

“朕持民心如持利刃,稳扎稳打,这势运之基,你如何能撼?”

他提起朱笔,在一份关于在邢、潞、博三州试行新型赈灾与恢复生产条例的奏疏上,批下一个“可”字。

他知道,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拥有多么诡异的力量,而在于能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安居乐业,看到希望。

民心向背,终将决定这场跨越光幕的对峙,最终的结局。

而他,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势运在他体内欢快地流转,似乎在回应着他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