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边市暗战

北疆,雁门塞外五十里,白水泺。

这里并非官方设定的正式榷场,而是一处由来已久的民间互市点,背靠一片缓坡,面临一弯清浅湖泊,地理位置相对隐蔽,却又能连通塞内外几条重要的商道。

往日里,这里是汉商与契丹、奚族部落民交换皮货、牲畜、药材、盐铁之所,虽规模远不及官方榷场,却自有一股野性而蓬勃的活力。

然而今日的白水泺,气氛却与往常有些微妙的不同。

除了那些熟悉的、带着风霜痕迹的草原皮货和膻气十足的活羊,市场一角,悄然多出了几个不起眼的摊位。

摊主多是些面容精悍、眼神警惕的汉子,穿着与寻常汉商无异的棉布袍子,话不多,货物也摆得稀疏。

但他们摊上的东西,却迅速吸引了所有往来者的目光。

那并非中原常见的丝绸瓷器,也不是粗重的铁器。

而是些样式新颖奇巧的物件。

有打磨得极其光滑、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润光泽的黄杨木梳篦,其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细节处甚至超越了契丹贵族们惯用的牙雕;

有几种色泽鲜艳、质地紧密的毛毡,触手柔软异常,远比草原上自产的毡子更舒适保暖;

更有一种小巧玲珑的银质酒壶,壶身线条流畅,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上面用极为精细的技法錾刻着奔狼逐鹿的图案,充满了草原风情,其做工之精湛,令见惯了各路商货的契丹贵族也为之侧目。

“这是何处的货物?以前从未见过。”

一个穿着锦袍、显然是部落贵族的契丹男子,拿起一把黄杨木梳,爱不释手地把玩着,用生硬的汉话问道。

摊主抬起眼皮,淡淡回道:

“南边来的,家里作坊的新样式。”

“南边?”

那契丹贵族眼神微动。

“是……宋国来的?”

摊主不置可否,只是指了指货物。

“货好,价廉。”

很快,这些做工精良、设计巧妙的“南边货”就在白水泺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尤其是那些贵族和头人,对这些兼具实用与美观的新奇物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们并不十分关心这些货物究竟来自“宋国”还是别的什么“南边”,只在乎东西是否合心意。

相形之下,那些通过官方渠道流入、或是其他汉商贩来的传统货物,虽然也不乏精品,但在这些“南边货”的对比下,似乎总少了些许令人眼前一亮的精致与新意。

“查清楚了吗?那些货,到底什么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