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卫东的心沉到了谷底。连副书记都这么说了,说明情况确实很不乐观。
与此同时,被隔离的肖霄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煎熬。
连续几天的审问让他身心俱疲。审查组的人轮番上阵,问题越来越刁钻,有时甚至彻夜不休,明显是想要用疲劳战术逼他“认罪”。
更可怕的是,他们确实拿出了一些“物证”——一本肖霄的日记本。
“这本日记里的一些内容很成问题啊。”张同志指着其中一页,“比如这里写农村生活艰苦,思念上海的灯火,这不是对上山下乡政策的不满是什么?”
肖霄感到一阵寒意。那本日记是他刚来东北时写的,当时确实因为不适应农村生活而写过一些消极的话,但后来就再没有写过了。他不知道这本日记是怎么落到审查组手里的。
“这是很久以前写的了...”肖霄试图解释。
“很久以前?”张同志冷笑,“思想问题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你从一开始就对上山下乡有抵触情绪!”
肖霄沉默了。他知道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对方已经认定了他的“罪名”。
最让他心痛的是,审查组还拿出了一封信——是苏晨最近寄来的信。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手段截获了这封信。
“无论如何,我都会在上海等你,”张同志念着信中的句子,“看来你在上海确实有个相好的啊。这么说,你千方百计想要回上海,不只是为了上学,更是为了这个女人?”
肖霄的心猛地一紧。他没想到连苏晨都被牵扯进来了。
“这和她没关系...”肖霄艰难地说。
“没关系?”张同志提高声音,“据我们了解,这个女人未婚生子,作风很有问题!你和这样的人保持关系,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肖霄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们竟然这样诋毁苏晨!那个为他受苦、为他生子的女人,那个他最爱的人!
“不许你这么说她!”肖霄第一次失控地大吼起来,“她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坚强的女人!你们什么都不知道!”
张同志冷冷地看着他:“看来你确实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得很深啊。为了这样一个女人,连基本的政治立场都不要了。”
接下来的审问更加严厉。审查组明显把苏晨当成了突破口,不断追问他们的关系,试图证明肖霄的“作风问题”和“思想问题”。
肖霄咬紧牙关,拒绝再回答任何关于苏晨的问题。他知道,每多说一个字,都可能给远在上海的苏晨带来麻烦。
夜幕再次降临,审问暂时告一段落。肖霄独自坐在黑暗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
上大学的名额显然已经无望了,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苏晨和晓梦不受到牵连。他后悔当初没有更谨慎一些,后悔让苏晨卷入这场风波。
“晨晨,对不起...”他喃喃自语,泪水无声滑落,“我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就在他陷入绝望之时,突然听到窗外传来轻微的敲击声。他警惕地抬起头,看到窗户缝隙中塞进了一个小纸团。
肖霄的心猛地一跳。他小心翼翼地走到窗边,取出纸团,就着月光展开。上面是李卫东熟悉的字迹:
“坚持住!我们再想办法。红梅找到了重要证据,很快就能证明你的清白。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卫东”
短短几行字,却像一道光照亮了肖霄心中的黑暗。原来朋友们没有放弃他,还在为他奔走!
他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感觉重新获得了力量。是的,他不能放弃!为了苏晨,为了晓梦,为了所有相信他、支持他的人,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窗外,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但这个寒冷的冬夜里,肖霄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焰——那是希望的火焰,是坚持的火焰,是爱的火焰。
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坚守下去。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人正在为他奋战,有人正在等他回家。
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漫长,但终将过去。肖霄望着窗缝中透进的些许月光,坚信光明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