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哥,那边的人放出风来,说这事最好‘适可而止’,闹大了对谁都没好处,暗示可以给你一些经济补偿……”李卫东在电话里愤愤不平又带着担忧地说。
肖霄握着听筒,眼神瞬间冷了下来,语气却异常平静:“告诉那边,我不要钱。我只要一个公道。该是谁的责任,谁就必须承担。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挂了电话,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弄堂里嬉闹的孩子和闲聊的邻居,眉头微蹙。他知道,最后的决战远未结束,甚至可能更加凶险。对方不会甘心失败,狗急跳墙之下,什么手段都可能用出来。他必须更加警惕。
这种外部的压力,无形中也影响了亭子间内的氛围。有时深夜电话铃响(通常是周老板或李卫东汇报情况),肖霄接电话时压低嗓音的简短对话和脸上闪过的凝重,都会让浅眠的苏晨瞬间惊醒,心提起到嗓子眼。晓梦虽然不懂大人世界的复杂,但也能敏感地察觉到家里偶尔出现的紧张气氛。
有一次,弄堂里来了两个陌生的、穿着还算体面却眼神闪烁的男人,借口打听一个不存在的名字,目光却有意无意地扫向苏晨家的窗户。正好被出来倒水的肖霄撞见。肖霄没有立刻发作,只是不动声色地站在门口,目光冷冽地盯着那两人,直到他们悻悻离开。他回到屋里,什么都没说,但那天晚上,他检查门窗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
苏晨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她知道,眼前的平静是肖霄用巨大的努力和暗中绷紧的神经换来的。她不敢多问,怕增加他的负担,只能更加细心地打理好家事,照顾好晓梦,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支持他。
这个刚刚团聚的小家,就像惊涛骇浪后驶入暂时避风港的小船,享受着难得的安宁与温馨,船身却依旧能感受到远处未散风暴传来的余波震荡。过去的创伤需要时间抚平,未来的不确定性依旧笼罩前方。
但无论如何,他们终于在一起了。灯光下,肖霄辅导晓梦写字(虽然他字迹也一般),苏晨在一旁缝补衣服,偶尔抬头相视一笑的画面,温暖得让人想落泪。这短暂而珍贵的团聚,如同灰暗底色上绣出的明艳花朵,成为了支撑他们面对一切风雨的最重要力量。
夜渐深,弄堂重归寂静。肖霄为苏晨和晓梦掖好被角,看着她们沉沉睡去,这才回到自己的地铺上。他没有立刻入睡,而是睁着眼睛,听着窗外细微的风声和屋内妻女均匀的呼吸声,目光在黑暗中闪烁着坚定与柔和交织的光芒。
守护好这个家,是他此刻唯一且永恒的信念。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绝不会再后退半步。
暖巢已筑,但阴云未散。最终的结局,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