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花嫂子去河边洗衣裳,他们就跟着去挑水,哪怕桶里的水晃得只剩半桶,也心甘情愿。
他还记得,有一回老贾出去帮娄家拉货,花嫂子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夜里贾东旭哭闹不止,是他偷偷翻墙过去,给孩子喂了米汤,又抱着孩子在院里晃了半宿,直到孩子睡熟了才悄悄溜回去。
也就是那一夜,他躺在自己的小土炕上,脑子里全是花嫂子感激的眼神,还有她鬓角垂下来的那缕发丝——那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女人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后来娄家迁到京城,办起了厂子,他们这帮长工也跟着来了,进了娄家的产业做工。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老贾却在一次机器事故里没了命。
那时候他心里说不清是难过还是庆幸,只知道,他终于有机会靠近花嫂子了。
再后来,花嫂子成了贾张氏,他也成了院里的一大爷,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一起拉扯着贾东旭长大,一起熬过了最苦的几年。
日子久了,花嫂子眼角的皱纹多了,腰也弯了,曾经的那点心动,好像也被柴米油盐磨没了。
他开始觉得贾张氏唠叨、小气,觉得她总想着占便宜,却忘了,当年那个在河边洗衣裳的姑娘,也曾是他心里的白月光。
吴晓燕的回来,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的匣子。
他突然想起,贾张氏当年为了拉扯贾东旭,白天在厂里做工,晚上回来还要缝缝补补,头发熬得都白了大半。
想起前阵子他故意为难贾家,贾张氏坐在门槛上哭,那哭声里的委屈,他当时只觉得烦,现在想来,却有些心疼。
“唉……”易中海又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眉心。
他这辈子,算计了不少,也得到了不少,可唯独对贾张氏,心里总像堵着点什么。
现在想来,那些算计,那些不满,在几十年的情分面前,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中院里贾张氏正忙着给吴晓燕收拾屋子,嘴里虽然还在念叨“你这丫头出去这么久,回来也不知道提前说一声”,语气里却满是关切。
小主,
易中海的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心里的那点执念,像是被风吹散了似的,一下子就没了。
算了,以后不跟贾家计较了。
能帮就帮一把,就当是……就当是给当年的花嫂子,也给当年的自己,一个交代吧。
毕竟贾东旭……易中海没再往下想,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去灶房烧水——晚上,得给自家老婆子炖点粥,她最近总说胃里不舒服。
中院里的热闹还没散去,西厢房的傻柱,却像是被雷劈了似的,站在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贾家的方向,连手里的饭盒都忘了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