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器械制造营紧锣密鼓地进行防御工事建造和火器研制时,铁戎军营地内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巴图虽遭上级严厉训斥。但他却没有气馁,反而坚定了要摧毁义军工坊的决心。他向主帅立下军令状,一定会彻底铲除这个威胁。巴图再次召集了军中的智囊团和军匠们,重新分析此次战斗失败的原因。一名谋士提出可以派人混入义军工坊内部,从内部获取情报并进行破坏。巴图觉得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值得一试。于是,巴图开始精心挑选合适的人选执行这个卧底计划。他挑选了几名擅长伪装和侦查的士兵,并进行了严格训练,教授他们各种潜入技巧和如何获取情报的方法。同时,他还安排了一支小分队在鹰嘴崖附近暗中接应,以便在卧底行动成功后能迅速展开进一步的破坏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数天的紧张训练,这几名卧底被派了出去。他们乔装成流民,沿着鹰嘴崖附近的山路缓缓前行。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时刻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生怕露出破绽。终于,他们来到了距离器械制造营较近的一个村庄。 这个村庄是义军的联络点,村民们对义军心怀好感,并且为工坊提供着一些基础的物资和情报支持。卧底们深知要想混入工坊,必须先取得村民们的信任。他们在村庄里表现得极为谦卑,帮助村民们干各种农活,逐渐与村民们熟络起来。其中一名叫阿木的卧底,偶然间听到几个村民在讨论工坊正在招募人手帮忙搬运物资。他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便向村民们打听如何才能进入工坊做事。村民们见他连日来干活勤快,对他也放下了戒心,便详细地告知了他招募的地点和要求。阿木来到了招募点。负责招募的义军成员对他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询问,阿木凭借着事先准备好的一套说辞,成功地通过了初步筛选,被安排到工坊帮忙搬运石料,用于加固防御工事。
进入工坊后,阿木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震撼了。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打造新的器械部件,有的在调配神秘的火药原料,还有的在研究改进后的回回炮图纸。阿木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一边佯装认真搬运石料,一边偷偷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与此同时,林衍在工坊内也感觉到了一丝异样,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们。他安排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义军在工坊内秘密巡查。阿木通过巧妙的观察和打听,终于得知了放置火器研究资料的房间位置。然而,这个房间戒备森严,门口有两名义军成员日夜看守,想要进入绝非易事。阿木一直苦苦等待机会的时候,工坊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义军得到情报,铁戎军近期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器械制造营必须尽快赶制一批火器弹药。一时间,器械制造营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工作中,原本森严的戒备也因为工作的忙碌而稍有松懈。
阿木意识到机会来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趁着看守人员换岗的间隙,悄悄地溜到了存放火器研究资料的房间附近。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定没有其他人注意后,迅速从怀中掏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开始撬门锁。就在锁即将被撬开的时候,突然,一道强光照射在了他的身上。“你在干什么!”一声严厉的呵斥响起,阿木心中一惊,他知道自己暴露了。原来,林衍安排的秘密巡查人员发现了他的可疑举动,一直在暗中跟踪他。阿木见势不妙,想要拔腿逃跑,但巡查人员迅速围了上来,将他死死地控制住。随后,阿木被带到了林衍面前。林衍严厉地审问阿木,让他交代自己的身份和背后的主谋。阿木一开始还试图抵赖,但在林衍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的证据面前,他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是铁戎军派来的卧底,并且交代了整个卧底计划。
林衍得知铁戎军的阴谋后,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林衍并没有急于处置阿木。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打算将计就计,利用阿木给铁戎军传递假情报,从而打乱他们的进攻计划。林衍与亲信们商议后,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他们让阿木按照原计划给铁戎军传递消息,称工坊内正在研制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火器,并且即将完成,预计在三天后进行试射。同时,还透露了一个假的试射地点,引诱铁戎军前来偷袭。
巴图收到阿木传来的情报后,觉得这是一个摧毁义军工坊的绝佳机会,如果能在新型火器试射的时候发动袭击,不仅能破坏他们的研制成果,还能给予义军组织沉重打击。于是,他立即着手准备,挑选了军中最精锐的突击队,打算亲自带队前往假试射地点进行突袭。在铁戎军紧张筹备袭击行动的同时,林衍也没闲着。他一方面加快真正的火器研制进度,另一方面在假试射地点布置了天罗地网。他安排了大量的义军伏兵隐藏在周围的山林中,还在关键位置设置了各种陷阱和机关,就等着铁戎军自投罗网。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夜幕再次笼罩大地。巴图率领着精锐突击队,趁着夜色悄悄向假试射地点进发。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惊动了义军组织。当铁戎军全部进入预定埋伏圈后,林衍一声令下,顿时,四周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义军伏兵从四面八方涌出,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铁戎军。与此同时,各种陷阱机关纷纷启动,铁戎军猝不及防,一时间陷入了混乱。有的士兵掉进了事先挖好的深坑,被尖刺扎得惨叫连连;有的触发了绊马索,连人带马摔倒在地;还有的被从树上垂下的绳套套住,挣扎不得。 巴图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但他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让士兵们稳住阵脚,组成防御阵型。然而,义军伏兵的攻击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铁戎军根本无暇反击。林衍亲率一队精锐,杀去巴图。巴图看到林衍,不甘示弱,提刀迎了上去。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林衍自幼习武,身手矫健,刀法凌厉;而巴图更是在战场上历经无数厮杀,刀法刚猛有力。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一时间难分高下。周围的士兵们见主将对决,纷纷自觉地让出一片空地,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两人激战正酣之时,一名铁戎军副将见巴图陷入困境,担心主将有失,便偷偷从侧面冲向林衍,试图偷袭。林衍的一名亲卫眼尖,发现了副将的举动,他毫不犹豫地飞身扑向副将,与他扭打在一起。两人在地上翻滚,展开了殊死搏斗。趁着这个间隙,巴图使出浑身解数,向林衍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林衍一时间有些招架不住,连连后退。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在后退的过程中观察着巴图的破绽。终于,他瞅准了一个机会,当巴图一刀砍来时,他侧身一闪,同时飞起一脚,踢中巴图的手腕。巴图手中的长刀应声落地。林衍趁机上前,用刀架在了巴图的脖子上。“你输了!” 林衍大声说道。巴图满脸不甘,但此时他已无力反抗。看到主将被擒,铁戎军士兵们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这场伏击战以义军组织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林衍押着巴图,带着缴获的武器和俘虏,回到鹰嘴崖。此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组织的士气,也让铁戎军短时间内不敢再轻易进犯。回到工坊后,林衍并没有对巴图进行羞辱或虐待,而是以礼相待,对其劝降。林衍亲自为巴图松绑,与他促膝长谈,向他阐述义军的理念和理想。巴图一开始对林衍的劝降嗤之以鼻,但随着与林衍的深入交谈,他逐渐被林衍的人格魅力和义军组织为了百姓谋福祉的理念所打动。同时,他也看到了铁戎军内部的腐败和对百姓的残暴统治,心中开始动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衍安排巴图参观了器械制造营,看到了工匠们为了打造精良武器而日夜钻研的场景,一片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的景象,每个人都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这与铁戎军营地那种沉闷压抑、等级森严且时常弥漫着腐朽气息的氛围截然不同。巴图看到一群年轻的学徒,不怕吃苦、不怕劳累,认真学习铸造炮身的精细工艺,一心只为打造出更好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这种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巴图。不仅如此,林衍还带着巴图来到了义军组织救助和安置周边百姓的营地。这里,孩子们在学堂里朗朗读书,老人们安详地晒着太阳,青壮年们有的在帮忙修筑房屋,有的在参与义军组织安排的技能培训。巴图看到,义军组织不仅致力于军事力量的提升,更注重百姓生活的改善,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安宁。
与此同时,铁戎军营地内因为巴图的被俘而乱成一团。主帅对此次行动的失败大发雷霆,责令手下必须尽快想出营救巴图的办法。然而,军中众人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他们深知鹰嘴崖易守难攻,义军组织又向来警惕,贸然进攻很可能会再次遭遇惨败。就在铁戎军一筹莫展之际,一名谋士站了出来,献上了一条毒计。他建议利用巴图在铁戎军中的威望,伪造一封巴图的亲笔信,信中暗示他已成功与义军组织达成秘密协议,即将里应外合,协助铁戎军攻下鹰嘴崖。然后将这封信故意泄露给义军组织,让他们对巴图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内部矛盾。铁戎军主帅听后,觉得此计甚妙,当即安排人着手准备。很快,这封伪造的信件落入了义军的情报人员手中。情报人员不敢怠慢,迅速将信件呈递给了林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