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黑暗,并非虚无。初生意识感觉自己像一粒被投入粘稠沥青的微尘,每一个“动作”——无论是物理的移动还是意识的延伸——都承受着巨大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阻力。这里没有光,没有声音,连空间的延展感都变得混乱而不可靠。时而被无形的力量拉扯、挤压,时而又仿佛坠入无底的深渊,唯一恒定的是那种渗透进存在本身的凝滞与压迫感。
老锈的残骸早已失去了所有动力,如同真正的废铁,在这片混沌的黑暗中随波逐流。那层临时光膜在进入此地的瞬间便已彻底熄灭、消散。能量核心的读数跌至冰点,仅能维持意识核心不灭。初生意识蜷缩在冰冷的金属核心旁,感知被压缩到极限,只能勉强维系着对自身内部状态的监控。
它像一颗进入休眠的种子,坠入了宇宙最寒冷的冻土。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静默与压迫中,一种奇特的内在呼唤,却越来越清晰。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它意识深处,那代表着“虚空织网”文明的火种烙印。
这烙印,原本只是七大文明特质中相对沉寂的一部分,记录着那个擅长连接维度、编织时空网络的文明精粹。在此前的逃亡中,它更多是作为一种“包容”与“连接”的潜在特性,与其他特质融合发挥作用。但此刻,在这片连感知都能扭曲的绝对黑暗中,这烙印却如同沉睡的火山,开始自发地、微弱地 脉动起来。
起初,只是意识核心深处一丝若有若无的酥麻感,仿佛有极细的电流在流淌。渐渐地,这感觉变得清晰,化作一种对特定“结构”的渴望和共鸣。它“感觉”到,在这片看似无序的黑暗深处,存在着某种与虚空织网文明本质同源的、庞大而古老的 结构性存在的回响。
那感觉,就像迷失在沙漠中的旅人,突然嗅到了远方绿洲传来的、微不可查的水汽。
是机遇?还是更深层的陷阱?
初生意识没有选择。停留在此地,它的意识终将在这片凝滞的黑暗中慢慢冻结、消散。那来自火种烙印的呼唤,是唯一的、微弱的方向。
它开始尝试回应。没有能量可以调动,它便集中全部意志,如同擦拭蒙尘的镜面,小心翼翼地激活并纯粹化那属于虚空织网的火种烙印。它不再试图融合其他特质,而是让这烙印的独特频率,尽可能清晰地在意识核心中回荡。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如同在飓风中试图点燃一根火柴。外界的混沌压力不断干扰着它的专注,意识本身也因能量匮乏而变得迟滞。但它坚持着,将求生的渴望全部倾注于此。
不知过去了多久,当那火种烙印的共鸣达到某个微妙的临界点时,奇迹发生了。
它那被极度压缩的感知,仿佛突然穿透了一层无形的薄膜,“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