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复兴报》。立刻,”亚历山德罗语速快如连珠炮,每一个指令都清晰而致命,“告诉贝洛蒂和加斯帕雷,头版头条,用最大的字号,最悲怆的笔调,给我把‘意大利民族志士’这六个字,刻进每一个撒丁人、每一个意大利人的脑子里。淡化刺杀行为本身,把所有的笔锋,所有的怒火,所有的同情,全部、精准地引向——奥地利。”
他走到窗边,俯瞰着下方开始骚动的城市街道:“告诉民众,是什么把一个深爱祖国的志士逼成了绝望的刺客?是奥地利在伦巴第和威尼托的铁蹄!是维也纳皇宫里发出的残酷敕令!是密探、绞架和无尽的压迫!费利切·奥尔西尼,他不是罪犯,他是被奥地利暴政逼到绝境的、泣血的意大利之魂!他的炸弹,炸响的是整个亚平宁半岛的悲鸣!” 亚历山德罗的语调陡然一变,充满了奇异的煽动性:“而那位法兰西的皇帝陛下……他曾怀抱理想加入烧炭党!他是理解这片土地苦难的人!奥尔西尼在狱中向他呼喊,不是乞求宽恕,而是呼唤一个曾经的同道者,不要忘记被奴役土地上流淌的血与泪!拿破仑三世陛下,他会听到这来自黑暗深渊的、整个意大利灵魂的呼唤吗?”
安东尼奥深深一躬,身影迅速融入阴影。一张无形的巨网,以《复兴报》为核心,带着精心调配的悲情与愤怒,悄然撒向整个半岛。
效果,石破天惊。当日下午,《复兴报》的号外如同雪片般飞遍都灵街头。悲怆的史诗级社论《绝望的呐喊:血光映照下的亚平宁镣铐》震撼登场。奥尔西尼被塑造成因目睹同胞苦难、申诉无门而被逼走上绝路的爱国圣徒。那封尚未公开的信,被《复兴报》解读为“整个被奴役的意大利向那位曾怀抱理想的君主发出的血泪控诉与最后希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奥地利!绞索从未放松!米兰在哭泣!威尼斯在流血!”加斯帕雷的笔锋蘸满了虚拟的血泪,“当和平的呼声被铁蹄踏碎,当一个民族被逼至深渊,绝望的呐喊,只能以血火让世界侧目?拿破仑三世陛下,您胸膛中理想之火,能否照亮这片黑暗?”
报纸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热那亚的码头工人捏紧了拳头,都灵的绅士淑女们扼腕叹息,米兰秘密流传报纸的地下室里,压抑的怒火在燃烧。
“该死的奥地利佬!”
“奥尔西尼……是我们的英雄!”
“法国皇帝……会帮我们吗?”
泛意大利主义的烈焰和对奥地利的刻骨仇恨,瞬间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