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1.立即调整部署。前线主力部队,由全面进攻转为攻势防御。依托已夺取或有利地形,加固工事,稳住战线,伺机牵制性进攻。严禁再发起无谓的、损失巨大的正面强攻。
2.发动牵制性作战。命令特遣指挥官加里波第将军和陆军山地旅,立即指挥其所属部队,在特伦蒂诺方向发起多路、高强度袭扰作战。攻击奥军后勤线(铁路、仓库)、哨所、分散据点。制造多点开花之势,迫使阿尔布雷希特从库斯托扎正面分兵回援。
3.整肃军纪。陆军部、总参谋部前线工作组立即介入,对库斯托扎战役中暴露出的指挥不力、协同混乱、后勤延误等问题的直接责任人(军官),无论级别,就地免职。由副手或更得力军官接替,情节严重、导致重大损失者,送交前线临时军事法庭,依战时法令严惩。以儆效尤,整肃军心。
4.后勤保障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打通并确保弹药、食品、医疗补给线畅通。启用备用路线,增加护运兵力。再出现断供,相关后勤主官军法从事。
保持冷静,贯彻战略。科斯塔。”
亚历山德罗的电报如同一剂清醒剂,也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罗西将军和加里波第上校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
“执行首相命令,”罗西将军的声音带着寒意,“参谋部立刻拟定具体指令:全线转入攻势防御。命令库恰、杜兰多,再敢擅自冒进,提头来见。给加里波第将军发报:山地袭扰,立即行动,越猛烈越好。”
他转向宪兵总监:“你亲自带人,组成前线军纪纠察组。拿着免职令和逮捕令,去库恰和杜兰多的指挥部,还有那些贻误战机的后勤主官。按首相指示,该撤的撤,该抓的抓!动作要快!要狠!”
命令迅速下达。库斯托扎前线,意军狂热的进攻浪潮被强行遏制。士兵们开始挖掘战壕,依托山丘构筑防御工事。炮火变得更有目的性,主要是压制奥军可能的反扑。而与此同时,在更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区,加里波第的红衫军和山地旅如同灵活的猎豹,开始对奥军的交通线和薄弱据点发动猛烈袭击,炸毁桥梁,伏击运输队,搅得奥军后方鸡犬不宁。
库斯托扎的挫折,如同一记闷棍,打醒了被初期狂热冲昏头脑的意大利陆军。意军的攻势虽然受挫,未能达成初期目标,但在亚历山德罗的铁腕干预和战略调整下,避免了全面溃败的危险。主力犹存,战线基本稳住,并成功地将奥军主力牢牢钉在了威尼斯南部。同时,内部问题的铁腕整肃,也为后续作战敲响了警钟。这场血色山丘上的挫折,成为了意大利陆军在统一战争中最沉痛也最深刻的教训。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波涛汹涌的亚得里亚海——那里,另一场决定性的较量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