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攻灭残军

绝望与无奈,最终压倒了分歧。同治四年(1865年)深秋,两支伤痕累累的太平军残部,如同两条濒死的巨蟒,在左宗棠精心构筑的驱赶罗网中,于粤东群山深处,在清军刻意“网开一面”的缝隙里,一头撞进了嘉应州城。这座本就不大的州城,瞬间被数万残兵败将和惊恐的随军家眷塞得如同沙丁鱼罐头,空气里弥漫着汗臭、血腥和末日来临的恐慌。

“挖壕!深挖!加固城墙!把能用的家伙全给我堆上去!”汪海洋嘶吼着,试图在绝望中凝聚最后的力量。李世贤则沉默地巡视着拥挤不堪的城防,看着士卒们因饥饿和疲惫而麻木的脸,看着城外远处清军连绵的营垒灯火如同催命的繁星,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这嘉应州,恐怕就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座坟茔。

漳州大营,左宗棠接到二逆合流嘉应州的确报,眼中非但没有焦虑,反而爆射出慑人的精光。他猛地一拍沙盘边缘,震得代表清军的小旗簌簌抖动。

“好!入瓮矣!” 他声音洪亮,带着棋局终盘前的凛冽杀意,“传令!高连升部即刻抢占州城北面高地,架炮俯轰!刘典部移营东、南,深沟高垒,锁死通道!黄少春粤军自西面压上!水师封锁韩江!本爵亲督中军,坐镇城南!”

一道更严酷的军令随之发出:“各营环城三十里,伐木立栅,深挖壕堑!层层围困,飞鸟难渡!一粒米,一滴水,都不许给我流入嘉应州!违令者,斩!”

嘉应州,瞬间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露天囚笼。左宗棠摒弃了强攻,选择了最残酷也最有效的战法——困!他要将城中的数万人,连同他们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活活困死、饿死!

围城开始了。时间在饥饿与绝望中缓慢流淌。城内的粮食迅速耗尽,战马被杀光充饥,树皮草根成了奢侈品。瘟疫开始蔓延,每日都有尸体被草草掩埋或直接丢弃于城墙角落,恶臭冲天。清军的大炮每日定时轰击,摧毁着残破的城防,也摧毁着守军最后的心防。高连升的部队甚至将劝降文书绑在箭矢上射入城中,上面血淋淋地写着:“降者免死!负隅者,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小主,

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嘉应州城内的绝望达到了顶点。

“不能再等了!”汪海洋双目赤红,如同濒死的野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今夜!集中所有能战之兵,猛攻刘典东营!撕开个口子!” 他选择了看似相对薄弱的刘典部作为突破口。

正月十五夜,元宵的圆月被浓重的硝烟遮蔽。嘉应州东门悄然开启,汪海洋亲率数千敢死之士,如同沉默的鬼魅,扑向刘典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