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帝垂询催进度

白衣盗 囹咙 1773 字 6天前

这条线索太重要了!这很可能是一个茂儿爷信息网络的关键节点!若能盯住这里,顺藤摸瓜,或许就能找到更多上线或下线,甚至……直捣黄龙!

然而,就在李致贤准备集中精力布控杂货铺时,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将他的注意力暂时拉回了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

第六日清晨,例行的朝会。因为曹胜安案,气氛依旧凝重。皇帝面色不豫,听着各部官员奏报事宜。轮到吏部官员呈报一批地方官员考核升迁名单时,一个名字引起了李致贤的注意——静水县令,考评优异,拟升任某中州知州。

静水县……那是他外放十年的地方。他对那位接任的县令有些印象,是个勤恳但才干平平的老好人,怎会突然获得如此优异的考评和升迁?他本能地觉得有些蹊跷,但并未深想,只以为是正常人事变动。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瞬间警醒。

只见张世荣缓步出列,手持玉笏,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老臣以为,静水县令人选,关乎京畿门户安定,需格外慎重。现任县令虽无大过,然才干恐不足以当此升迁之任。老臣举荐一人,原户部郎中周明轩,为人干练,精通钱粮,可任静水县令,以固京畿屏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明轩?李致贤对此人略有耳闻,是张世荣的门生之一,据说能力尚可,但风评似乎……他为何突然对一个小小的静水县令职位如此感兴趣?还要将自己人安插过去?

静水……李致贤猛然想起,黄惜才父子刚刚从静水来到京城!这仅仅是巧合吗?

他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张世荣此举,看似寻常的人事安排,但其背后,是否藏着更深的用意?是针对刚刚投奔自己而来的黄家父子?还是……冲着自己来的?想在自己曾经经营十年的地方安插钉子,监视或掣肘?

皇帝沉吟片刻,似乎对张世荣的提议并未感到意外,只是淡淡问道:“周明轩……朕记得他。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张党的官员立刻出列附和,称赞周明轩如何能干,足以胜任。而一些中立或与宰相亲近的官员则面露迟疑,但似乎也不愿为此等“小事”与张世荣正面冲突。

李致贤感到一道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自己,正是来自张世荣。那目光平静无波,却让他感到一股寒意。这是在警告?还是试探?

他深知,此刻若出言反对,不仅会立刻与张世荣撕破脸,更会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干预吏部正常人事。但若任由其得逞,静水这个他唯一的“后方”,恐将落入他人掌控,黄家父子的安危也难料。

电光火石间,李致贤做出了决断。他出列躬身,语气平和:“陛下,静水乃臣旧治,臣对其情形略知一二。现任县令勤勉爱民,虽无惊世之才,然守成有余。张尚书举荐周郎中,自是出于公心。然静水民风淳朴,政务相对简易,似无需精于钱粮之干才。臣以为,或可让周郎中赴任更需要其才干的繁剧之地,于国于民,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