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惊变迭起

蒙恬陨落的噩耗,被魏缭以最隐秘的渠道、最克制的措辞,送往咸阳。然而,这封承载着北疆无尽悲愤与忠诚的密信,尚在驰道驿马的疾驰之中,咸阳宫深处,另一场更为迅疾、更为冷酷的风暴,已然降临。

嬴政的病体,在得知那份语焉不详、暗示蒙恬“怨望”、“兵权过重”的密奏后,急转直下。呕血的次数愈发频繁,眩晕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死亡的阴影如同实质般笼罩着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将他晚年固有的多疑与对权力失控的恐惧,放大到了极致。

龙榻之前,仅有李斯、赵高以及数名绝对心腹的近侍宦官。御医束手无策地跪在殿外,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与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朕……时日无多矣。”嬴政的声音嘶哑而微弱,但那双深陷的眼眸中,却依旧燃烧着不甘与最后的决断,“帝国……不能乱……太子……必须……是能守住……朕之基业者……”

他的目光扫过榻前几人。李斯垂首,面色沉痛,心中却如电转;赵高则伏地痛哭,肩膀耸动,仿佛悲痛欲绝。

“拟……诏……”嬴政艰难地喘息着,“传位于……少子……胡亥……”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寝殿!胡亥?!那个年幼无知、只知享乐的十八子?!而非素有贤名、年长且曾协助处理政务的长公子扶苏?!

李斯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赵高的哭声也戛然而止,抬起头,脸上泪痕未干,眼底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狂喜。

“陛下!三思啊!”李斯扑通跪倒,以头抢地,“长公子扶苏,仁厚聪慧,众望所归!若立胡亥,只恐……只恐朝野动荡,国本不稳啊!”

“扶苏……优柔……与其父……政见……不合……”嬴政断断续续,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且……与蒙氏……过往甚密……蒙恬……刚死……若立扶苏……军方……恐生变乱……胡亥……年幼……尔等……可……为辅弼……保……帝国……安稳……”

这番话,彻底暴露了嬴政内心深处最深的恐惧——他害怕一个与自己理念不合、且可能与军方势力(尤其是刚刚“出事”的蒙氏)结合过深的继承人,在他死后,会改变甚至颠覆他一手建立的帝国秩序。而年幼的胡亥,更容易被李斯、赵高等近臣掌控,能最大程度地维持他身后政治格局的稳定。

这已不是简单的立储,而是一场以帝国未来为赌注的政治算计!

李斯浑身冰凉,他明白了陛下的心思。这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对他李斯而言,辅佐一个年幼的君主,也意味着他可以将权力更长久地握在手中。然而,这违背礼法,违背朝野共识,更将那位素有人望的长公子扶苏,推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