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公的决定

晚饭的白瓷碗里盛着刚出锅的玉米糊糊,一家人端着碗埋头吃着。

突然赵老汉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我跟你们说个事儿,我已经写申请办理内退,等今年麦子收完,咱那三亩地改种苹果。”

满桌的咀嚼声戛然而止。赵老太说道:“什么?你疯了?好好的班不上你办退休?还有咱祖祖辈辈种麦子,改种果树?你脑子到底咋想的?”

“前天赶集听邻村老王说的,”赵老汉往前探着身子,双肘趴在桌子上说:“他外甥在烟台种苹果,去年一亩地挣了两千!咱三亩地就是五六千,比种麦子强十倍!上班挣的是死工资,我上了二十多年班现在家里还不是穷的叮当响!”

“屁!”赵老太把盛咸菜的碟子往桌上一墩,酱色的汁水溅到桌布上。

“麦子熟了就卖钱,苹果得等三年才结果,这三年喝西北风?再说你会剪枝还是会疏花?”

赵老太的二儿子赵磊在镇上工厂上班,平时住单位宿舍,很少回家,浅蓝色的工装裤上还沾着机油。

赵磊端着碗说道:“爹,咱村就没种苹果的,病虫害来了都没人能问。再说买树苗多少钱?还有重要的一点,围栏!不围上还怕人偷,这几亩地四周都围起来光围栏得多少钱?平时还要人在地里看着吧,起码还要搭个简易房!咱家那点积蓄经不起折腾。”

秀玲放下勺子,用手绢抹了下嘴角:“我觉得可以试试。”

这话一出,三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她。

她拢了拢耳边的碎发,声音不高却很稳:“红富士六毛一斤,比好多菜都贵,我娘家村里几年前就有种果树的,技术方面可以向他们学习,而且他们几年下来翻新了房子,说是卖苹果挣的。”

赵老汉像得了救兵,赶紧接话:“秀玲说得对!我打算这礼拜就去烟台,看看树苗啥样,顺便学两手。”

赵老太气得直喘粗气:“你要去就自己去!我不跟你疯!”

数日后的某一天早上,赵老汉带着两百多块钱,揣着几个干硬的馒头就去了汽车站。

秀玲送他到村口,从布包里掏出个用塑料袋层层裹好的小包:“爹,这是我在娘家攒的私房钱,路上买点热乎饭,如果感觉可以,看看多买点果树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