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算力的瓶颈

863的经费主要用于研究和人员补贴,购买大量微机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销,审批流程复杂。

而且,85年,一台像样的IBM PC/AT或其兼容机价格不菲,数量也稀缺。

“钱和设备,我来想办法。”

李泽川突然开口,眼神里带着他惯有的那种“没什么大不了”的神气,

“你们先把需要什么样的机器、怎么组网的方案弄出来。”

陈知行看着他,点了点头:“好。技术方案我们尽快落实。”

李泽川说到做到。他没动用家族的背景去走特殊渠道,而是展现出了惊人的“接地气”能力和商业头脑。

他不知通过什么门路,联系上了几家正在尝试设备更新换代的科研院所和大型国企。

这些单位有一些淘汰下来的旧微机,如Apple II、中华学习机,甚至还有一些早期进口的、型号较老的PC机。

这些机器性能落后,即将被当作废品处理。

李泽川带着苏想和周炽,亲自跑去这些单位的仓库“淘货”。

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金属锈蚀的味道,堆积如山的旧设备看起来确实像废品站。

“川子,这……这能行吗?”

周炽看着一台外壳斑驳、连显示器都没有的机器,有点怀疑人生。

苏想也微微蹙眉,这些机器看起来状态很差。

李泽川却毫不在意,他熟练地打开一台机器的外壳,检查着里面的主板、内存条和硬盘,眼神锐利得像是在评估珠宝。

“别瞧不起这些老家伙。”

李泽川一边检查一边说,

“CPU主频是低,内存是小,但架构基本完整。关键是便宜!

论斤称都比卖废铁贵不了多少!

我们买回去,自己清洗、维修、升级部分部件,比如加内存条、换块好点的硬盘,凑合着用绝对没问题!重要的是数量!”

他甚至还搞到了一些单位淘汰下来的网络设备和网线。

在这个以太网都还未普及的年代,这些“废品”在李泽川眼里都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