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精心备战

把咱们帮顾延舟修机器的事儿也写上!

这可是真金白银换来的认可!”

李泽川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

“打架要主动!小爷我喜欢!

这事儿,光在报告上较劲不够,得让能拍板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北斗团队】第一次不再是被动地应对挑战,而是决定主动亮剑,争夺属于他们的资源和未来!

说干就干!

团队立刻进行了分工。

陈知行负责统领全局,将团队过去一年的核心成果——

从理论框架突破、混合系统建模,到电网仿真、经济预警原型,乃至工业诊断案例——

梳理成一条清晰的技术演进和应用价值链条。

他用极其严谨的逻辑,论证了团队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紧迫性。

周炽负责将那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和演示动画,重点展现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提升。

他甚至还模拟了一段如果采用他们的模型优化首都早高峰交通,可能带来的时间节约和能耗下降数据,效果震撼。

苏想则发挥她数据处理的特长,将所有的应用案例效益进行量化评估。

避免了停电范围相当于多少个县、提升的工厂良品率价值多少外汇、优化的交通流量相当于新建了多少条道路……

她用冰冷的数据,编织出了一幅充满热度的价值画卷。

李泽川的任务最“特殊”!

他动用了所有的人脉资源!

不仅确保了团队的报告能直达863计划核心专家组每一位成员手中,还“巧合”地安排了几位关注实际效益的部委领导,

在非正式场合“偶然”听到了关于北大这个务实团队的一些“趣闻”和“实绩”。

比如那个“用数学模型帮港商抓到电压凹陷”的故事,就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让人印象深刻。

在最终提交报告的前一天,苏想抱着一摞刚刚打印出来的最终版材料,从系办公楼出来,准备送回机房做最后检查。

在走廊拐角处,她与一行人迎面相遇。

为首的是一位气质干练、穿着藏蓝色西装套裙的中年女性,正是她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沈工”。

她步伐很快,眼神专注,身边跟着的几位男性研究员依旧是一副恭敬聆听的姿态。

“沈工,方启明教授那边追加预算的申请,论证会安排在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