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物和伙伴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想的身体终于开始稳步恢复。
烧退了,力气也一点点回到身体里。
军医在仔细检查后,终于点头,同意她归队训练,但叮嘱绝不能过度劳累。
重新回到集训教室,苏想能明显感觉到周围目光的变化。
以往那些或许带着质疑或许平淡的目光,如今多了几分审视、好奇,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她那场高烧下的“神来之笔”,已经传遍了整个集训队。
秦屿看到她,脸上依旧是那副完美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冰冷和锐利。
苏想的崛起,尤其是以一种他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方式崛起,严重挑战了他固有的优越感和秩序观。
最后一次全真模拟赛,气氛凝重得如同正式赛场。
题目难度极高,覆盖了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四大领域,且充满了陷阱和反常规的设定。
苏想坐在座位上,深吸一口气。
病后的身体似乎比以往更加敏感,思维却如同被淬炼过的精钢,更加凝练和通透。
她不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方法,而是像一个高超的指挥官,根据不同的“敌情”(题目特点),灵活调动不同数学领域的“兵种”。
面对一道看似是复杂几何不等式证明的题目,她没有立刻投入繁琐的三角变换,
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其结构与某个特定函数凸性性质的关联,
转而用微积分工具简洁地解决了问题。
遇到一个晦涩的数论猜想验证,她另辟蹊径,将其转化为一个有限域上的计数问题,用组合数学的方法完成了漂亮的一击。
最令人叫绝的是一道组合优化题,当大多数人都在试图构造更精巧的极值图时,
苏想再次展现了她的“跨界”能力,她将问题映射到一个线性规划模型上,
利用对偶理论,几乎是“降维打击”般地给出了最优解和简洁证明。
她的答卷,思路之开阔,方法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仿佛每一道题,在她眼中都有至少三条通往终点的路,而她总能找到最优雅、最出其不意的那一条。
模拟赛成绩公布,苏想以接近满分的惊人成绩,位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