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笑着,将信封推回给肖,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
“肖先生,非常感谢实验室和美国政府对我的认可。
但这实在太突然了,我需要时间考虑我的长远规划。
目前,【凤凰】项目的进展才是我最关心的。”
肖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如常:
“当然,这是你的权利。
不过,希望你不要考虑太久,这样的机会,很多人等待一生!”
肖离开后,办公室恢复了安静。
苏想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陌生的街道。
小主,
荣誉、地位、绿卡……她在美国获得了一切曾经不敢想象的东西,但内心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
与祖国的联络,除了姐姐那些经过“润色”的家书,几乎完全中断。
她试图通过李泽川留下的非紧急渠道发送加密邮件,石沉大海;
尝试拨打记忆中北斗团队可能使用的某个号码,只有忙音。
她仿佛被困在了一座华丽的孤岛上。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那些无法直接传递的关键思路、算法雏形、甚至是走过的弯路和教训,
用最高标准的学术语言,精心包装进一篇篇投向顶刊的论文里。
她知道,国内一定有人在密切关注着她的每一篇发表。
那些复杂的公式、巧妙的模型架构、以及对未来方向的展望,
就是她跨越重洋,所能送出的最珍贵的“导航信号”和“希望之火”。
就在苏想沉浸于用论文传递信息的孤独战略时,她收到了艾利克斯转发来的一封邮件,发自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
邮件邀请她作为主旨演讲人,参加明年在瑞士举行的“国际材料学未来峰会”。
而邮件抄送名单里,一个熟悉的中文拼音名字赫然在列——Chen Zhixing!
陈知行也会去!
这是巧合,还是……一个期待已久的信号?
苏想握着打印出来的邮件,指尖微微发烫,沉寂已久的心湖,终于泛起了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