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他们追随而来

当“飞鹤”团队的系统还在进行中间步骤的计算时,“星图”原型机屏幕上的最终结果,已经清晰、稳定地显示了出来。

时间,快了近五倍!

能耗,根据旁边临时加装的电表显示,不到对方的十分之一!

结果精度,完全满足甚至略微超过了任务要求!

全场死寂。

那位林博士脸上的自信笑容僵住了,他不敢置信地凑到屏幕前,反复核对着数据。

评审专家们面面相觑,有人震惊,有人沉思,也有人脸色难看。

苏想没有去看对手,她只是走到原型机前,轻轻拍了拍还有些温热的机箱,如同抚慰一位刚刚完成冲刺的伙伴。

结果,不言而喻。

【星图】计划,以碾压般的优势,赢得了这场备受瞩目的对比测试。

之前所有关于“类脑计算不成熟”的质疑,在这场实打实的性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星图】的胜利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国内超算界。

然而,荣耀带来的不仅是赞誉,还有更深的忌惮。

测试结束后,那位落败的林博士在离开前,找到苏想,眼神复杂地说了一句:

“苏博士,技术很了不起。但有些路,不是光靠技术就能走通的。”

在这荣耀与压力并存的时刻,几封跨越重洋的信件,被辗转送到了苏想的手中。

信来自德国。

寄信人,是当年她在马普所时,团队里的几位核心研究员——托马斯,那位严谨到刻板的电路专家;

安娜,拥有惊人数学直觉的数据分析师;

还有汉斯,动手能力极强的实验物理学家。

在信中,他们用依旧有些生硬、却充满真诚的中文写道:

“苏博士,展信佳。

我们在《自然》上看到了您的最新论文,关于分布式异步计算稳定性的证明令人惊叹!

这完全印证了您当年在马普所时向我们描述过的构想……

我们了解到您已回到中国,并主导着【星图】计划。

得知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进展,我们由衷为您感到高兴。

马普所的研究虽然稳定,但缺少了您带领时那种冲破边界的激情与远见。我们……

我们渴望能再次追随您,参与这项真正可能改变未来的事业。

不知您的团队,是否还需要几个来自德国的、还算熟练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