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嫌疑再现

第一百五十五章 嫌疑再现

医院的日子,像一幅被精心描绘的静物画,表面呈现出一种近乎虚假的宁静与秩序。阳光每日准时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马线般的光影;护士们轻巧的脚步声和定时送来的药物,维持着一种恒定的、与外界动荡隔绝的节奏;甚至连我身体的状态,也仿佛遵循着某种医学教科书般的恢复曲线——后背那处狰狞的枪伤,虽然愈合时深入骨髓的瘙痒依旧磨人,但疼痛确在一点点消退,新生组织的生长带来了确凿的希望;右手的旧伤,那片承载了太多晦暗记忆的皮肤之下,那顽固的灼痛也似乎在强效镇痛剂的安抚与相对安宁的环境下,暂时收敛了锋芒,大多时候只是沉默地潜伏着,像一头因饱食而暂时假寐的野兽,只在我不经意凝视那扭曲疤痕时,才传来一阵沉闷的、仿佛在积蓄力量的隐痛,提醒着我它所见证的一切远未终结。

然而,这副躯壳缓慢而坚定的好转,与我内心深处那根日益紧绷、几乎要发出嗡鸣的弦,形成了无比尖锐且令人不安的反差。杨建国此前带来的、关于“周先生”及其主导的那场冷酷到极致的内部清洗的消息,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淡去,反而像一层不断增厚的、饱含湿气的铅灰色阴霾,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无形的重量。我清晰地知道,外界的风暴从未停歇,它只是被这栋建筑坚固的墙壁和严密的安保暂时隔绝,其咆哮与毁灭之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在看不见的地方肆虐。而我,这只侥幸归巢、羽翼未丰且伤痕累累的“雏鹰”,似乎并未获得预期的喘息,反而被那风暴最核心、最冰冷的视线,再次牢牢锁定。

今天杨建国到来时,他身上携带的那种凝重的气息,几乎在推开门的瞬间就攫住了我的全部感官。他脸上的疲惫不再是熬夜留下的浅层痕迹,而是仿佛刻进了骨骼深处,在他眼角的每一道纹路里都填满了沉重。他甚至没有像往常那样,先公式化地询问我伤口的愈合情况或复健的进展,而是径直快步走到窗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唰地一声,将那一排百叶窗彻底拉紧、锁死,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在斩断某种无形的连接。病房内顿时陷入一种人为制造的、令人心神不宁的昏暗,外界的光线与声响被完全屏蔽,只有他手中那台军用平板电脑在解锁瞬间发出的冷冽光芒,像舞台追光一样,映亮了他半张线条紧绷、写满了严峻的脸庞。

“情况有变。”他转过身,没有任何缓冲,开门见山,声音低沉沙哑,如同积雨云层中滚动着的、预示着灾难性天气的闷雷,“‘周先生’主导的内部调查,取得了……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堪称突破性的进展。”

我的心猛地向下一沉,像是骤然失重,扶着床边冰冷金属护栏的手指下意识地收拢,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突破性进展?从杨建国口中说出这几个字,结合他此刻的神情,绝无可能是任何利于我方的消息。这更像是一份死亡预告的开场白。

他没有浪费时间,迅速解锁平板,调出的界面不再是模糊的监控截图或象征性的网络拓扑图,而是一份结构清晰、排版严谨、充斥着大量代号、精确时间戳和复杂关联箭头的、类似某种高级情报分析或内部调查报告摘要的文件。整个界面透着一股冰冷的、非人化的逻辑感。

“他们动用了某种我们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其核心算法和数据源的高级数据交叉比对与深度关联图谱分析技术。”杨建国的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快速而精准地划动着,留下一条条散发着不祥意味的、如同命运轨迹般的蓝色光痕,“他们将过去半年内,乃至更早时期,集团内部发生的所有重大异常事件、关键岗位的人员非正常变动、与外部势力爆发的冲突、甚至是一些此前被归类为‘偶然’或‘意外’的孤立事件,全部纳入了同一个庞大的、多维的分析模型中进行重构和关联。”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一个被刺眼的红色圆圈死死框住、并不断闪烁以示最高警示级别的代号上——【猎隼】。那个曾经属于我、浸透了黑暗世界血腥与挣扎的名字,此刻在屏幕上,像一个被钉在解剖台上的标本。

“你的失踪时间点,与警方发动跨境精准打击、端掉克伦据点的时间点,呈现出近乎完美的高度吻合。这本身,在他们的模型里,就已经是首要的、无法忽视的重大疑点。”他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平静得可怕,像是在陈述一个与自身情感完全剥离的、冰冷的数学定理,“但更致命的是,他们通过回溯海量的内部通讯元数据、资金流动痕迹以及关键人员的行动轨迹,成功地……勾勒出了一条潜在的、指向明确的‘污染链’。”

“污染链?”我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却天然带着不洁与毁灭气息的词语,喉咙有些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