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铁血重整

1951年2月下旬的上甘岭,硝烟尚未散尽,焦黑的树干上还挂着弹片,积雪被鲜血染成斑驳的红褐,踩上去咯吱作响。

何大清拄着一根断了的步枪枪管,站在曾经的战壕里,身边是幸存的战士们。

有的缠着绷带,有的缺了胳膊少了腿,原本三千人的113师,经过三天三夜的拉锯战,只剩下不到一千人,连一营营长王二柱都永远倒在了坦克履带下。

通信兵一瘸一拐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张褶皱的纸条,声音带着哭腔:“师长!彭总……彭总派来补充部队了!还有医疗队和物资,已经到山下了!”

何大清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他踉跄着往山下走,每一步都踩在没化的积雪里,却觉得比之前有力了许多。

山下的临时集结点,早已搭起了几顶绿色的帐篷,医疗队员正忙着给伤员包扎,运输卡车旁堆着成箱的弹药、棉衣和压缩饼干。

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何大清走来——是原东北野战军的老战友,赵刚营长,他身后跟着两千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有的是从国内调来的老兵,有的是刚入伍的青年,眼神里都透着劲。

“老何!彭总特意让我来的!”赵刚快步上前,紧紧抱住何大清,拍了拍他的后背,“彭总说,113师是好样的,上甘岭守住了,功劳最大!这些兵,都是挑选出来的骨干,还有这些装备——”他指了指卡车里的迫击炮和反坦克枪,“彭总特批的,给你们补满!”

这时,一名参谋拿着彭总的亲笔信走过来。何大清接过信,指尖抚过熟悉的字迹:“大清同志,113师的牺牲,全军都记在心里。补充的兵力和物资,务必尽快整合,恢复战斗力。后续进攻汉城,113师仍是主力,但切记,要减少伤亡,保存有生力量——战士们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读到“战士们的命比什么都重要”时,何大清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滴在信纸上。

他抬头看向赵刚,又看向身后的新战士们,声音沙哑却坚定:“告诉彭总,113师绝不会让他失望!汉城,咱们一定拿下来!”

接下来的三天,113师开始紧张的整合。老战士带着新战士熟悉战术,教他们怎么在雪地里隐蔽、怎么用反坦克枪打坦克。

医疗队员给所有人做身体检查,分发防冻药膏;后勤队则把新到的棉衣、棉鞋一一分到战士手里。

新战士小李刚满18岁,跟着老兵张叔学拆枪,冻得手指发紫,张叔就把他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小子,别急,等咱们打下汉城,让你看看城里的样子!”

整合完毕的113师,重新恢复了战斗力。何大清接到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与38军、40军等部队协同,从东西两侧夹击汉城,113师的任务是攻克汉城外围的“白云山阵地”。

这里是美军的第一道防线,驻守着韩军第1师和美军第24师一部,山势陡峭,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