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的余温还未散去,何雨阳心里便盘算着一件要紧事——装修四合院。
军区家属院的房子宽敞舒适,可南锣鼓巷的这处四合院,是兄弟俩从小长大的根,藏着一家人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他和何雨柱都已成家,往后两家人口会渐渐多起来,总要有个宽敞的地方团聚,让妻子们感受老北京四合院的烟火气,也让孩子们将来有个撒欢的院子。
这个想法跟何雨柱一提,立刻得到了热烈响应。
“哥,我早就想装修了!”何雨柱一拍大腿,眼里满是期待,“现在娶了媳妇,总不能让文惠跟着我住旧房子。而且这院子收拾好了,咱们两家人住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
王文惠性子爽朗,听说要装修四合院,当即表示:“我没啥讲究,只要厨房敞亮就行,以后我跟着柱子一起给大家做菜!”王文静也温柔点头:“听你们的安排,一家人住得舒心就好。”
何雨阳做事向来细致,没立刻找人动工,而是先带着妻子王文静、弟弟弟媳围着四合院转了好几圈,仔细丈量尺寸,琢磨布局。
正房是四合院的核心,宽敞明亮,采光最好,他打算留给自己和王文静住。
“正房格局方正,改一改门窗,铺上新的青砖地,再打一组衣柜和书桌,既实用又沉稳。”何雨阳指着正房的窗户说,“原来的木窗有点破旧,换成新的雕花窗棂,糊上透光的窗纸,既保留老味道,又能挡风雨。”王文静站在一旁,轻声补充:“再在窗边摆个小书架,闲暇时看看书,挺好的。”
东厢房面积和正房不相上下,朝向也好,留给何雨柱和王文惠再合适不过。
“你们小两口热闹,东厢房离厨房近,柱子做饭也方便。”何雨阳笑着说,“里面隔出一个小隔间,以后有了孩子,也能当婴儿房。”
何雨柱搓着手,满眼兴奋:“行!我要在屋里摆个小方桌,平时跟文惠在家喝点小酒,聊聊天!”王文惠笑着踹了他一脚:“就知道喝,先把屋子收拾干净再说!”
最关键的是耳房改造。
原来的厨房在东厢房旁边,空间狭小,灶台也老旧,根本满足不了何雨柱这个七级厨师的需求,更别说两家人的饮食。
“耳房面积不小,改成厨房正好。”何雨阳指着北边的耳房说,“咱们砌两个大灶台,一个用来炒菜,一个用来炖菜、蒸馒头,再打一组储物柜,放厨具和粮食,墙角留着放水缸,保证厨房既宽敞又规整。”
何雨柱凑过去看了看,连连点头:“这个好!耳房通风好,做菜不呛人,我再跟工人师傅说说,把烟囱修得高一点,免得油烟飘进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