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北平,被大炼钢的热潮裹得滚烫。
南锣鼓巷的四合院里,家家户户都动了起来,院墙根下、葡萄架旁,甚至院中央的空地上,都垒起了临时的土火炉,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袅袅升空,与空气中弥漫的铁屑味、煤烟味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热火朝天的干劲。
三大爷牵头,院里的男人们忙着捡废铁、砸矿石,女人们则负责烧火、递工具,连半大的孩子都跟着起哄,四处搜罗能炼钢的“宝贝”——破铁锅、旧铁钉、废铁丝,只要是含铁的东西,都被当成了宝贝疙瘩。
马德山凭着一手好手艺,垒的火炉火力最旺,引得街坊们纷纷效仿。
刘海中穿着中山装,指挥着大家分工,俨然一副总指挥的模样。
闫埠贵则算计着烧火的煤球用量,生怕浪费一点燃料。
何雨阳和何雨柱也没落下,兄弟俩在自家院墙旁垒了个火炉,下班就换上旧衣服,跟着大家一起炼钢。
何雨柱力气大,抡着锤子砸矿石,砸得满头大汗;何雨阳则细心调整火炉的通风,琢磨着怎么让火力更集中。
王文静和王文惠带着两个周岁多的孩子,站在门口看热闹,时不时给他们递水擦汗,院子里叮当的敲击声、拉风箱的呼哧声、大家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得不像话。
就在全院炼钢炼得如火如荼时,贾家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呼喊:“东旭!快!淮茹丫头要生了!”
贾东旭正光着膀子,抡着锤子砸一块废铁,听到喊声,手里的锤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顾不上擦脸上的黑灰,拔腿就往屋里跑。
只见秦淮茹躺在床上,捂着肚子,疼得额头冒汗,脸色苍白。“淮茹,你撑住!我这就带你去医院!”贾东旭慌乱地穿上衣服,抱起秦淮茹就往外跑。
“东旭,等等!棒梗还在家呢!”贾张氏追出来,看着屋里满地乱跑的棒梗,急得直跺脚。
虚岁五岁的棒梗正是淘气的时候,平日里就爱爬高上低,此刻见大人们都在炼钢,更是没人管得住,正伸手想去摸火炉边的铁钳,被贾张氏一把拉住:“你这皮猴!想作死啊!快跟奶奶在家等着,你爹带你娘去医院生小妹妹/小弟弟了!”
棒梗挣开贾张氏的手,嘴里嚷嚷着:“我要跟爹去!我要去医院!”一边喊一边往外跑,差点撞上正往贾家跑的马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