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却默认了李德怀的说法。
李德怀看在眼里,知道自己找对了切入点,继续说道:“你是厂里的功臣,凭手艺吃饭,谁都该敬你三分。以后再有这种不尊重你的事,你尽管跟我说,我帮你撑腰!”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现在专心教徒弟,这主意太好了!手艺得传下去,食堂才能越办越好。你要是需要什么支持,比如给徒弟们申请点额外的食材练手,或者添置点厨具,尽管开口,我立马批!”
何雨柱心里一暖。
这些日子,杨厂长的敷衍和不尊重让他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李德怀不仅理解他,还愿意支持他的工作,这份认可让他格外受用。
他本就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的性子,见李德怀态度诚恳,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心里的防备也渐渐放下了。
“谢谢李厂长,”何雨柱笑了笑,语气比刚才热络了不少,“支持倒不用,就是徒弟们练手确实费点时材,以后可能得麻烦您多通融。”
“这算什么事!”李德怀拍了拍他的肩膀,“食堂的食材调配,本来就该以提升手艺、满足工人为主。你放心,这事我记着了,回头跟后勤打个招呼。”
两人又聊了几句,从食堂的日常运营聊到徒弟们的进步,李德怀句句都透着关心,没有半句官话套话。
何雨柱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说起教徒弟时的趣事,还有对食堂未来的规划,两人越聊越投机。
自那以后,李德怀常来食堂走动。有时是路过看看,有时是特意来跟何雨柱聊两句,偶尔还会带点稀缺的茶叶、烟丝,说是“自己抽不完,给何主任解解乏”。
何雨柱也懂得礼尚往来,偶尔做了精致的小菜、点心,会特意给李德怀留一份,让他带回家尝尝。
杨厂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没辙。何雨柱依旧对他的额外指示推三阻四,却对李德怀的合理安排格外配合。
厂里的人都看出来,何雨柱和李德怀的关系越来越近,从以前单纯的上下级,变成了互相尊重、彼此支持的盟友。
何雨柱心里清楚,他不是要攀附李德怀,只是觉得被人尊重、被人理解的感觉很好。
而李德怀也明白,拉拢住何雨柱,不仅稳定了食堂,也让自己在厂里的根基更稳。
两人各取所需,却也真心相待,关系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比以前更进一步,成了轧钢厂里一段心照不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