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上山下乡

“棒梗,那边山高路远,气候又冷,你可怎么熬?”秦淮茹一边给儿子缝补厚实的棉衣,一边掉眼泪,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红糖、白面都塞进他的行李,“饿了就吃点,别委屈自己,记得常给家里写信。”

贾梗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又酸又涩,他攥紧拳头:“娘,你放心,我能扛住,等我站稳了就接你和妹妹们过去。”

出发那天,火车站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背着行李、戴着红花的知识青年,还有哭哭啼啼送行的家人。

刘光天、闫解放、贾梗也在其中,他们原本盼着能分到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可点名时才发现,几人被分到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刘光天去了内蒙古的偏远公社,那里冬天能冻裂耳朵,夏天蚊虫能吃人。

闫解放被派去了陕北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喝水都得去几里外的沟里挑。

贾梗则要远赴西南山区,山高路险,交通闭塞,据说连通电都困难。

“怎么就分开了?”闫解放看着手里的分配单,一脸沮丧。

他们在四合院里一起长大,一起摸爬滚打,本以为下乡也能互相帮衬,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离散。

刘光天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强装镇定:“没事,咱们到了那边好好干,以后总有机会见面的。”话虽这么说,可眼里的迷茫谁都看得出来。

贾梗攥着母亲塞给他的手帕,用力点头:“你们也多保重,有难处就写信,能帮的咱们一定帮。”

火车鸣笛的那一刻,送行的家人哭声一片。秦淮茹追着火车跑了两步,嘴里喊着“棒梗保重”,眼泪模糊了视线。

刘母瘫坐在地上,哭得几乎晕厥;闫埠贵站在原地,望着火车远去的方向,眉头依旧没舒展开。

火车一路向西,越走越偏,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砖瓦变成了荒凉的戈壁、崎岖的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