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朝堂惊雷

萧璟被彻底禁足在未央宫内殿,如同被折断羽翼的鸟,与外界的联系几乎被完全切断。殿外守卫增加了三班轮换,连一只飞鸟掠过都会引起警觉。送来的饮食衣物皆经严格查验,伺候的宫人如同哑巴与聋子,对他任何试探都毫无反应。

萧琰没有再出现。但萧璟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萧琰在酝酿,在布局,要用最彻底的方式碾碎他所有的反抗。而他怀中那两样东西,如同烫手的山芋,既是保命符,也是催命符。

他必须想办法将消息传递出去,必须在萧琰动手之前,搅动外界的局势。

机会来自于一场看似寻常的“探病”。

被严密监视的第三日,太后宫中的一位老嬷嬷奉懿旨前来“探望”靖王殿下,并送来一些滋补药材。太后与萧琰并非亲生母子,关系向来微妙,此时派人前来,意味深长。

老嬷嬷在侍卫虎视眈眈的监视下,恭敬地行礼,说着冠冕堂皇的慰问之词。但在低头整理药材盒子时,她的手指极其隐蔽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敲击了几下——那是宫中一些老人之间流传的、极其简单的暗号,意为“稍安勿躁,外有接应”。

萧璟心中一震!太后?她为何会插手?是出于对萧琰独断专行的不满?还是与安阳王有所勾连?亦或是……季文正通过某些渠道联系了她?

无论原因为何,这无疑是一根递到眼前的稻草!

就在老嬷嬷即将离去时,萧璟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涨红,仿佛喘不过气。他踉跄着扑向桌案,打翻了上面的茶盏,水渍淋漓。在众人被这突发状况吸引注意力的瞬间,他借着衣袖的遮掩,将一枚早已准备好的、用细小字迹写有“星图残卷,金胆在握,安王异动,速联旧部”的蜡丸,塞入了老嬷嬷因搀扶他而靠近的手心中。

老嬷嬷身体几不可查地一僵,随即恢复如常,一边替他顺气,一边对侍卫道:“殿下这是忧思过甚,气郁攻心,需好生静养啊!”她不动声色地收好蜡丸,恭敬告退。

消息送出去了!萧璟心中稍定,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焦虑。这消息会传到谁手中?能起到多大作用?

他小看了这枚蜡丸引发的风暴。

两日后,大朝会。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萧琰端坐龙椅,面色如常,甚至比平日更显几分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能从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中,感受到一丝压抑到极致的风暴。

朝议进行到一半,正当吏部官员禀报官员考核事宜时,一向在朝堂上如同隐形人般的宗正寺卿,一位年高德劭的老皇叔,忽然出列,手持一份泛黄的卷宗,声音沉痛而高昂:

“陛下!老臣有本启奏!弹劾安阳王萧璨,勾结北境不明势力,蓄养死士,更于秋狩之时策划行刺陛下,栽赃靖安王旧部,其心可诛,罪证确凿!”

满朝哗然!

安阳王脸色剧变,厉声呵斥:“老匹夫休得胡言!血口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