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血煞,”火离指着不远处,血煞正笨拙地教孩子们打水漂,独眼里满是温柔,“他现在越来越像个哥哥了。”
石蛮笑着点头:“仇恨消了,性子自然就软了。就像这灵脉,以前被邪气堵着,暴躁得很,现在通了,温顺得像条小溪。”他喝了口灵果汤,清甜的汁液里带着淡淡的灵气,“等路铺到向阳坡,我们就在学堂门口建个‘聚灵亭’,让孩子们能在亭子里读书,受灵气滋养,说不定以后个个都是修行的好料子。”
“还要在亭子里刻上各族的故事,”火离补充道,“让他们知道这条路来得多不容易,知道和平有多珍贵。”
夜色渐深,大家渐渐散去,石板路上只剩下石蛮和火离。月光落在石板上,光纹泛着淡淡的银辉,清灵草的叶片上凝着露珠,像缀了一地的星星。两人沿着路慢慢往灵泉走,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你说,这条路能铺到风沙城吗?”火离突然问。
“能,”石蛮肯定地说,“只要灵脉能延伸到的地方,路就能铺到。就算我们铺不完,后人也会接着铺下去。”他握紧她的手,掌心的光纹与石板上的光纹产生共鸣,“就像我们的丹,会一直共鸣下去,守护着这条路,守护着这片土地。”
火离靠在他肩上,听着石板下灵脉流动的声音,像听着大地的心跳。她知道,这条路不仅是石板铺成的,更是用各族的信任、用双丹的共鸣、用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温暖铺成的。它会像灵脉一样生生不息,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光的方向,连接起南北的土地,连接起每个渴望和平的心灵。
回到灵泉边时,石蛮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木雕——是用云纹石的边角料雕的向日葵,花瓣上刻满了细密的光纹。“这个给你,”他把木雕递给火离,“雕的时候用了灵脉的灵气,能安神。”
火离接过木雕,指尖的星火丹气息轻轻拂过,木雕突然亮起淡淡的光,与石板路上的光纹遥相呼应。“好看,”她笑着说,“等路铺完了,我们把它嵌在聚灵亭的柱子上,当镇亭之宝。”
“好啊。”
月光下,灵泉的水泛着粼粼波光,石板路的光纹静静流淌,清灵草的嫩芽在风中轻轻摇晃。石蛮和火离并肩站在泉边,丹田的丹药同步转动,丹光透过皮肤,在地上投下两个交织的影子,像朵永不凋谢的花。
他们知道,铺路的日子还很长,修行的路更长,但只要彼此还在,只要灵脉还在,只要这份双丹共鸣的温暖还在,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阻挡这条路伸向远方,阻挡这片土地绽放生机,阻挡每个平凡而珍贵的日子,在时光里慢慢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