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未完成的梦

回到向阳县的王石安,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待了两天。家里没有军营里急促的起床号,也没有战友们操练时的口号与喧嚣。

清晨醒来,耳边只有院子里偶尔的鸡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种突如其来的宁静,反而让他有些恍惚。

同时,身边也没有了南下寻找弟弟时那种日夜兼程的紧迫和心弦紧绷的焦虑。 餐桌上不再是部队食堂里统一分发的简单伙食,而是母亲精心准备的、带着家里特有味道的饭菜。

夜晚也不再是硬邦邦的军营床铺,而是铺着家里晒过太阳、蓬松柔软的被子。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仿佛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切换。

在将家里都安顿好后,他要好好的计划一下未来。在与家里人沟通好后,独自一人准备去县城。

在自家门口不远就有车到县城,他去当兵的两年,村里修了公路,不用再走八公里,到镇上去坐车了。

到县城后,他习惯性的来到两年前奋斗的地方,走进了熟悉的向阳县一中。

校园里的梧桐树比记忆里更加粗壮,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他沿着操场慢慢走着,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当年的读书声和下课铃声。

在操场边的石阶上坐下,看着这个石凳,王石安的思绪飘回了高中时代。他想起周明和林晓梅,在这个地方一起探讨物理课题。

那时因为周明在高一时,从县二中转过来的,开始来的时候,天天跟着李建军和王俊一起打篮球,后来可能因受到他的影响,变得学习非常刻苦。

而林晓梅,她的成绩优异,且善良体贴。每次都能帮他分析不懂的课题,经常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他。

有次他因家事耽误了课程,林晓梅主动利用放学时间为他补课,讲解数学题时清晰的思路让他茅塞顿开。

体育课后,周明的水壶空了,林晓梅会“不小心”多打一杯水递过去。这些细微的关怀,像暗夜里的微光,温暖着那个艰难的岁月。

这些往事让他深深体会到,同窗之情之所以珍贵,在于它纯粹、无私,是青春岁月里最坚实的支撑。

那时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教室里冬天冷夏天热,但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

同学们会为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考试后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