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短暂的离开,更像是年节前忙碌而有序的一个小插曲,充满了为团圆做准备的期待。
院子里,李秀莲和王望祖开始归置年货。
腊肉香肠挂上灶房梁,鱼放进水缸旁的大盆里养着,干果蜜饯装进防潮的罐子……
每一样东西都被妥善安放,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做着最细致的准备。
王望祖一边干活,一边兴奋地计划着:“娘,等哥回来,咱们就泡米,明天一早就能打糍粑了!”
“你哥回来了,你就不去店里了?”李秀莲对着他疑问的问道。
王望祖一听这话,肩膀立刻耷拉下来,嘴里嘟囔着:
“妈!这都腊月二十几了,谁还来修机器啊?我跟伙计早就说好了,二十八就关店门!”
他提起一条腊肉挂上房梁,动作幅度大得像是要证明自己有多闲。
“您就让我在家好好过个年呗,我保证初八一准回去开店!”
李秀莲正在擦装蜜饯的玻璃罐,闻言停下手,望着小儿子笑:
“好好好,娘不催你。就是怕你爹念叨,说年轻人要有恒心。”
“爹才不说我呢!”
王望祖凑到母亲身边,顺手往嘴里塞了颗蜜枣,“昨儿个爹还夸我店里的账目清楚。娘您看……”
他突然压低声音,等过了年,我想把隔壁空铺面也租下来,扩大经营...
这时三轮车的“哒哒”声由远及近,王石安载着满满一袋糯米回来了。
王望祖立刻蹿出去帮忙,兄弟俩合力把米袋抬进灶房。
王老实则跟着扛起了一袋米糠,往柴房走去,米糠可以用来喂猪。
糯米哗啦啦倒进大盆里,王望祖迫不及待地舀水要泡米,被李秀莲轻拍了下手背:
“急什么!得先挑拣石子儿。”
冬日的阳光透过厨房窗户,把漂浮的尘埃照得闪闪发亮。
三人围坐在米盆前挑拣米粒,手指在糯米间翻动的沙沙声,和灶台上腊肉滴油的滋滋声交织成曲。
王石安看着弟弟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去年此时,那个蜷缩在深港街头,还不知道在哪儿的身影,与眼前这个喋喋不休规划未来的青年重叠在一起,让他鼻腔微微发酸。
这也让他想起和楚薇一起寻找他的那段时光,最后还在人家一个女孩子家里过年,想想都觉得好笑。
“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