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技艺传承

说着,他从水缸里舀起一瓢凉水,倒进小木盆里,然后接过儿子手里的木锤,在小木盆里蘸了一下。

他没有用力砸,而是将木锤头稳稳地按在热腾腾的米饭上,顺着一个方向,不紧不慢地碾磨起来。

原本颗粒分明的糯米,在他的动作下渐渐变得绵软、粘连,乖顺地聚拢成一团。

“看到了没?”

王老实一边示范,一边解说:

“得先把它碾服帖了,黏性出来了,再下力气捶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打不好糍粑!”

王石安和王望祖兄弟俩对视一眼,脸上同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王望祖更是夸张地一拍脑袋:

“哎呦!爹,原来是这么个讲究法!我说怎么刚才一杵下去跟打地鼠似的,光见米粒飞了。”

王石安也笑了,心底佩服养父这些从岁月里积累下来的朴实智慧。

他接过另一根同样蘸了水的木锤,学着养父的样子,轻轻压在米饭上,缓缓碾动。

王望祖也收起了急躁,有样学样。

起初,两根粑杵只是在米饭表面滑动,但随着米粒被碾碎,糯米的黏性逐渐释放,阻力越来越大,需要真正的力气了。

“现在可以了!”

王老实满意地点点头,退到一旁,掏出烟袋锅点上。

“你俩顺着劲,卡着点,错开捶!”

兄弟俩这才喊起号子,你一杵,我一杵,开始有节奏地捶打起来。

这一次,米团变得听话,每一次捶打都扎实而富有弹性,发出“砰砰”的闷响,再没有米粒飞溅。

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滑落,热气在冷空气中结成白雾,院子里充满了力量的节奏感和糯米的甜香。

李秀莲在一旁看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时不时递上温水让他们喝一口。

这个清晨,打糍粑的劳作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成了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家传手艺,一次父子之间无声的技艺传承。

渐渐地,米饭变得黏稠,每一次抬起木锤都变得费力,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扯开。

王望祖脑门上冒出了细汗,喘着气笑道:

“哥,这比抡扳手还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