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私茶屋の露と黒百合 太合遗言と豊臣の愿い

随后两个人聊了许久,东海道德川旧领的局势。也聊了为什么各家大名始终会屈服在家康的掌心。当虎千代提到了“地侍”和町奉行的时候。炭盆里的银霜炭爆了个火星,将北政所指尖的黑百合碎渣映得发红。她没再捏那枯花,反而抬手将茶碗推到虎千代面前,茶汤表面凝着层薄霜,像极了关东的冻土。

“你既懂地侍的分量,该也懂太阁当年的难。”她声音沉了沉,目光从虎千代攥紧的袖口移开,落在茶室竹窗上——雨丝正顺着竹缝往里渗,在榻榻米上积成细小的水洼,“天正十八年,太阁把德川转去关东八州,朝野都骂他‘养虎为患’。你说,他是真昏聩,还是另有盘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虎千代抬眼时,喉间还带着方才听黑百合事件的发紧。他想起滨松城外堀尾家的窘迫——没了地侍支持,连政令都出不了城门;想起吉田驿里池田的惨状——空有十五万石名头,却镇不住家臣叛乱。这些画面撞进脑子里,他忽然懂了太阁的心思,声音比平时低了些:

“不是昏聩,是赌。赌家康活不过他,赌关东的地侍不服德川。”他指尖无意识蹭过榻榻米上的水洼,凉意顺着指腹往上爬,“关东是北条旧领,地侍跟北条家绑了三代,家康转过去时,手里只有东海道的旧部——太阁算准了,他得花十年、二十年才能整合北条地侍,可太阁若能多活五年,等家康刚稳住关东,就能像拆池田家那样,给德川家庶子递点甜头,让秀忠殿下首尾难顾。”

他顿了顿,想起母亲藏了半辈子的“被掳”谎言,忽然补了句:“就像您说的,敌营旧人难立足——家康在关东,跟我母亲在清洲没两样,都得靠‘遮羞布’活。太阁转封他,不是给好处,是把他扔进陌生的地侍堆里,等着看他虚胖。”

北政所的指尖在茶碗沿敲了敲,声线里多了点不易察觉的轻颤:“那你觉得,太阁让家康当五大老之首,也是赌?”

“是没办法的赌。”虎千代抬眼,迎上她的目光,没有躲闪,“主幼国疑,丰臣家像艘没舵的船。毛利、上杉、岛津,哪个不是盯着大阪?若不让家康当五大老之首,他就会变成‘外敌’,联合那些外样大名打过来——到时候内有家臣篡权,外有强敌环伺,丰臣家撑不过三年。”

他想起茶会上水野胜成的慌、山内一丰的怯,忽然笑了声,带着点自嘲:“五大老之首是个笼子。家康当了,就得扛‘护丰臣’的名头,上杉才会视他为仇寇,毛利才不敢跟他联手,岛津也只会缩在九州——太阁是用一个‘五大老笔头’的身份,把外样大名的火力都引到德川身上,自己好护着秀赖殿下长大。”

炭盆的伽罗香忽然浓了些,北政所看着虎千代眼底的亮,像看到太阁年轻时在长滨城练兵的模样——一样的懂人心,一样的会算局。她伸手拢了拢鬓发,声音软了半分,却带着点拆穿真相的沉重:

“可太阁没算到,家康整合北条地侍的速度,比他想的快了五年;没算到,朝鲜战争耗空了丰臣的家底,连地侍都盼着乱局捞好处。”她指节轻轻叩了叩案几,黑百合的碎渣顺着木纹往下滑,“你说,若太阁知道后来的事,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

虎千代低头,看着茶碗里自己的倒影——玄色直垂沾着血,眼神里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茫然。他想起雪绪在私宅煮肉汤的模样,想起饿鬼队喊“少主”时的热切,忽然摇头:

“会。因为没别的选。”他声音沉得像炭盆里的银霜炭,“乱世里,没有万全的局,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太阁选家康当五大老之首,选转封关东,就像我母亲选‘被掳’的谎言——都是在绝境里,挑一条看起来能活的路。”

北政所没再说话,只拿起茶勺,轻轻刮着碗底的茶沫。烛火下,她的影子落在竹窗上,像幅被雨打湿的旧画。良久,她才低声说:“你跟他太像了。不仅懂他的局,还懂他的无奈。”

这句话像根细针,轻轻戳在虎千代心上。他忽然想起外公森老爷说的“太阁欠晴一句对不起”,想起母亲案头那只空瓷瓶,眼底忽然发涩。原来他懂太阁,不是因为穿越者的记忆,是因为他们都活在“没得选”的局里——太阁选江山,母亲选隐瞒,他选护人,本质上没两样。

“茶凉了。”北政所忽然起身,伽罗香随着动作飘过来,裹着松针的冷意,“你回去吧。替我给晴带句话——那句‘花开报我,必不负卿’才是太阁遗言。”

虎千代躬身行礼时,玄色直垂的衣角扫过黑百合的碎渣。走出茶室时,竹林的雨还没停,虎千代喃喃自语:刚才那句话想必就是母亲苦熬多年真正的解脱吧。

茶室里,北政所看着空了的茶碗,指尖先摩挲过那张抄录和歌的纸——纸边被她反复折过,留着浅痕,显然选这句时犹豫了许久。最后她笑着把这张‘替亡夫选的遗言’丢入炭盆,火星‘啪’地舔舐纸面,墨字先蜷成焦屑,再随烟散在伽罗香里。她轻声自语,像对着旧时光低语:“木下藤吉郎,我帮你把话带到了。若你真有灵,就多护着点秀赖,护着丰臣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