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异象,山河共鸣,终究无法完全掩盖。尽管萧玦下了封口令,但那白日星现、龙气冲霄的奇景,早已落入京城无数人眼中。一时间,流言四起,有说天佑大雍降下祥瑞的,也有暗中揣测是太庙那“不祥之物”引来的祸端。
次日大朝会,紫宸殿内的气氛格外凝重。
龙椅空悬,摄政王萧玦端坐于珠帘之后,面容隐在阴影里,唯有一双锐眸扫视群臣,不怒自威。他尚未开口,那股历经沙场与朝堂磨砺出的煞气,已让不少文官两股战战。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大殿。
“臣,有本!”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只见御史台中,走出一位身着绯袍,面容清癯,目光却有些闪烁的老臣——御史大夫,周文博。
萧玦眼皮都未抬:“讲。”
周文博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极大决心,高举笏板,朗声道:“王爷!近日京城异象频发,太庙方向更是龙气暴动,引动山河震颤!臣等皆知,太庙乃国本重地,供奉历代先帝,如今却有不明之物居于其中,致使龙气不稳,天象示警!此乃大凶之兆啊!臣斗胆恳请王爷,为江山社稷计,彻查太庙异动之源!若确系……确系妖邪作祟,当以国法、祖制为重,断不可因私废公!”
他话音一落,殿内顿时一片死寂。不少官员低下头,眼神交换,心思各异。周文博这番话,看似忠君爱国,实则字字诛心,直指太庙内的灵胎!将天地异象曲解为凶兆,暗示萧玦因私情(守护妻儿)而罔顾国本!
珠帘之后,萧玦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果然来了!他才不信这周文博有这般胆量,背后定然有人指使。
“周御史,”萧玦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依你之见,何为‘不明之物’?何为‘妖邪作祟’?你是在指责本王,将妖邪供奉于太庙吗?”
周文博身体一颤,硬着头皮道:“臣不敢!臣只是忧心国本!太庙龙气关系国运,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王爷明鉴!”
“忧心国本?”萧玦轻笑一声,缓缓站起身,珠帘晃动,他高大的身影一步步走出,迫人的威压瞬间笼罩整个大殿,“那你告诉本王,三日前,北境狄戎唤来的黑风毒雾,为何会凭空消散?昨日,东海之上凝聚的归墟死气,为何会被山河龙气击溃?这,也是凶兆吗?!”
他每问一句,便向前一步,声音一句比一句冷厉,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心上。
“这……”周文博额头冷汗涔涔,他得到的消息里,可没有这些细节!
“尔等只见到龙气勃发,便妄言凶兆!”萧玦目光如电,扫过周文博及其身后几个眼神飘忽的官员,“却不知,正是尔等口中所谓的‘不明之物’,于沉睡之中,一念平息北境战祸,一击逼退东海魔影!护我国土,保我黎民!这,便是尔等要彻查的‘妖邪’?!”
轰!
萧玦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许多不知内情的官员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北境危机解除,竟是太庙之“物”所为?连远在东海的威胁,也被其隔空击退?这是何等神通!
一些原本中立或对太庙异动心存疑虑的官员,眼神瞬间变了。若真如此,那非但不是妖邪,而是……护国圣灵!
“王爷!此言当真?!”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勋贵激动地站出来,“若太庙真有圣灵庇佑,乃我大雍之福啊!”
“是啊!能引动山河龙气,必是身负大气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