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清源

消息,是随着风传来的。

当苏文渊还在距离北安州州城尚有三日路程的一座小镇上落脚时,《北安新声》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已经席卷了整个州城,并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辐射。

他入住的客栈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人们在兴奋地讨论着那份新奇的“报纸”。

“听说了吗?州城里出了一份叫《北安新声》的奇物!上面不仅有那位青河县案首苏文渊的惊世之作《侠客行》,还有一篇名为《少年大奉说》的雄文!据说,读之让人热血沸腾,文胆自生!”

“何止啊!我还听说,那报上还有唐家大小姐亲自撰写的‘富民策’!就连州牧府的大人都派人去买了十几份回去,说是要仔细研读呢!”

“可惜啊……咱们这小地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等奇文。”

苏文渊静静地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喝着粗茶,听着这些或真或假的传闻,脸上波澜不惊。

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唐家的执行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

他知道自己射出的第一支箭,已经精准地命中了靶心。

现在他要等的,是来自靶心处……最猛烈的反击。

他很清楚,郑家绝不会坐视不理。

只是他没想到郑玄的反击,会来得如此之快,也如此的……安静。

……

北安州,郑家府邸。

书房之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冰窖。

地上没有被摔碎的报纸,空中也没有愤怒的咆哮。

郑家家主,郑玄,只是静静地看着手中那份,已经传遍了全城的《北安新声》。

他的脸上古井无波,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但站在他身旁伺候的管家,却能感觉到一股恐怖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低气压。

良久,良久。

郑玄才缓缓地,将手中的报纸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了桌案上。

他没有发怒,也没有评价。

他淡淡地对身旁的管家,说了一句话。

“去,把我的那支‘清源笔’,取来。”

郑家的管家,在听到“清源笔”三个字时,身体控制不住地猛地一颤!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支笔对郑家,对郑玄, 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春秋笔”是郑家用来镇世的国之重器,非家族生死存亡之际,不可动用。

那么这支“清源笔”,便是郑玄本人,用来教化万民,用来统一思想的……传道之器!

此笔乃是他晋入齐家大儒之境时,以自身道统温养了整整一甲子,才最终炼制而成的本命文宝!

此笔或许没有“春秋笔”那般霸道的“代天行罚”之威。

但它却拥有一种更加可怕,也更加……润物无声的能力——

正本清源!

它写出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郑玄本人最纯粹的道统之力。能于无声无息间,影响读者的心智,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认为,这上面写的才是正理,才是天道。

这是一种思想层面的……同化!

郑玄,很少动用这支笔。

因为以他大儒的身份,这世间也少有值得他亲自出手,正本清源的人或事。

而今天,他要为那个远在百里之外的少年破例了。

……

半个时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