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宗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船家离开,顺着青砖楼梯上了岸,朝着百姓问道:“老乡,衙门在哪,麻烦老乡带下路。”
站在新衙门门口处看向院内的郑耀宗整个人都懵了,这是衙门?
这怕不是哪个皇子被流放岭南了吧,作为朝廷大员,王府不是没去过,绝对没有这种规格,陛下为什么要求岭南上交年报,难道那县令是某位皇子?
经过郑宗耀的一阵脑补,进门时挺直的腰不自觉的弯了几分。
郑耀宗看着杨晨弱弱的问道:“嘿嘿,不知殿下、县老爷年报写完了没?”
杨晨听到这两字只感觉头皮发麻,赶忙道:“年报,我擦,忘了!仁贵赶紧将夫人请来。”
歉意的看向眼前这位巡察使,不好意思道:“最近大兴土木,一时间忘了,马上写,马上写。”
长乐很快便从后院跑了过来,将那个黄色小本本铺在了桌案前,便开始研磨。
杨晨委屈巴巴的看向长乐:“怎么写?”
长乐微微思索道:“父~”
“哎,别写。”
杨晨听到长乐的话也反应过来了,顺手一划,便将“父”字给划掉了。
郑宗耀和长乐看到杨晨的动作一时间两人都呆住了。
长乐在皇宫多年,也看过不少奏章,也从未见过有涂改过的。
杨晨求助般的看向郑耀宗:“不知巡察使大人还有没有备用的。”
郑耀宗还在那声“父”字的震撼中没有反应过来,在杨晨的再次追问下慌张的摇了摇头。
“算了算了,涂改就涂改了,我又不是大唐的正式官员。”
杨晨干脆破罐子破摔,用自己初见雏形的毛笔字写道“家家有牲畜、家家有余钱、家家有房住。”
写完便将黄色小册子递给了郑耀宗。
只见郑耀宗扭扭捏捏的也不走,嘴巴张了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