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洎的马车较小,老妇一人便占了所有的位置,刘洎等人只能步行前去。
看到马车消失在视线中,王明红着眼眶回身朝着身后的同窗作揖,感谢道:“诸位同窗的恩情,王某没齿难忘,来日定当涌泉相报。”
“我等同窗数载,何谈报答?快些到济世堂看看伯母吧!”
王明应了一声,再次千恩万谢后便匆匆朝着济世堂赶去。
刘洎躬身朝着一众准备散去的儒生行了一礼,言道:“在下刘洎,乃长乐驸马的家臣,诸位且听我一言:
尔等为了同窗愿意伸出援手,可见皆是重情之人,王明为救母我曾许诺你们每一个人报名,我便赠予其百钱。
这是王明救母心切我开出的报酬,若是诸位也能拉来同窗报名,每邀请来一名同窗我出五十文。”
刘洎此言一出,所有人皆停下了准备离去的脚步。
“刘兄,不知这报酬何时发放?”
刘洎躬身言道:“自是誊抄之后,毕竟若是先给报酬,难免有随便寻人滥竽充数之辈。”
一群学子顿时议论纷纷,他们虽然都是同窗,但哪个人没有自己的小圈子,随随便便拉几个人前来还是可以做到的。
要知道在天下书庐抄一册书需要五日,不包吃住才两百钱,这拉一个人头就能白赚一天的工钱,何乐而不为。
“再次声明一下,有推荐同窗之人个人也必须报名参加。”刘洎突然又想到一处漏洞,补充道。
这个条件实属正常,毕竟这个漏洞太过明显,众人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此言当真,不知道在何处报名?”一位儒生拱手问道。
刘洎思索一番,言道:“明日晌午,我会在今日茶棚处登记。”
“好,明日我定携同窗前去报名。”
一众学子纷纷拱手告辞,却有几人悄悄地跟在刘洎身后。
刘洎经过拐角时余光自是看到了这些人,嘴角带笑,朝着济世堂走去。
刚到济世堂门口,便看到一群人围着济世堂不知道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