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禁刚刚结束,杨晨和刘洎便第一时间赶到了东市市集,依旧在茶棚边上。
长乐府毕竟距离东市较远,杨晨赶到之时已经有近百儒生在此等候,看到刘洎纷纷上前打招呼。
刘洎从容应对,即便聚集之人越来越多,在刘洎的统筹下显得倒是井然有序。
等了两个时辰,东市已经聚集满了身着儒袍之人,一众被影响生意的小商贩也不敢上前驱散,毕竟这般多的读书人,若是惹恼了一个,口诛笔伐之下没人顶得住。
刘洎看到时间差不多,开口朗声道:“我们现在出城,前往长安城外为你们安排的居住之所。
‘三人成排靠边行进,莫要影响行人马车通行’前边的将我的话向后边传递,咱们现在出发。”
热闹的长安城今日发生了一件怪事,往日窝在房中温书的儒生纷纷背上行囊离开了长安,一千多读书人如蚁虫行军,一眼望不到头。
这种现象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然传成了天下居于长安城的读书人收到不好的消息纷纷逃离长安。
什么是读书人?自然是脑袋聪明,有远见之人。不知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长安城中的百姓都是这般想的。
既然读书人全都逃离长安,那么绝对将有大事发生,一时间竟然人心惶惶,长安百姓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出去躲一阵子。
皇宫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李世民哭笑不得,赶忙下了一道圣旨,将杨晨召集读书人抄书之事公布了出去,才没让长安沦为一座空城。
范阳卢氏天下书庐,陆明轩正踹着一个小厮不断怒骂:“你不是说驸马这七日没有召集儒生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啊?一千多人!这可是一千多儒生啊!长安城中有这么多儒生?”
小厮抱着头委屈的不行,求饶道:“少家主,驸马真的没有在平康坊招人啊,况且六百读书人也不少了!”
他委屈啊,将这六百读书人召到天下书庐抄书自己不知道耗费了多大的力气,没想到竟然还不到驸马的一半,本想着这次可以得到赏赐,没想得到的是一阵毒打。
更可气的是自己竟然不知道那一千多寒门学子是哪里来的,这群寒门学子三五个窝在一间屋子,想要寻得一处都是困难异常,寻得一千多人?他根本不敢想。
卢明轩将手中茶杯愤然砸碎在地,碎片崩了一地。越看脚下的小厮越是气恼,忍不住再次补了两脚呵斥道:“没用的东西!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他来回踱步,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去,给我查,看看他们将那一千多人安置在何处,召集到人又如何,我照样有办法让他们没法安心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