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长安响声轰隆隆

这是一个让我心头发热的时刻。

不是因为提前给了这个时代在战争中运用火药的启示。

而是我知道,这小小的粉末,能让更多大唐的士兵活着回家,让更多百姓免于异族的侵扰。

鱼玄机重重点头:“我这就安排工匠量产,再把《爆炸赋》刻在陶罐上,方便士兵使用。”

她转身时,裙摆扫过地面的碎陶片,动作里满是急切,倒比平时练剑时还利落几分。

接下来的两天,格物院天天传出轰隆隆的爆炸声,大半个长安都能听到。

有次裴炎大人来视察,刚走到门口就被一声巨响吓了一跳,指着院内问我:“太白啊,你这是在搞什么?莫不是要把长安的天给炸个窟窿?”

我赶紧拉着他看装好的火药罐,笑着解释:“裴大人放心,这是咱们对付异族的‘秘密武器’,等下次浊族来犯,您就知道它的用处了!”

裴炎半信半疑地走了,临走时还不忘叮嘱 “小心点,别真把自己炸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三日后的曲江边,却是另一番景象,想在背后害人的总会找到机会凑在一起。

牡丹开得正盛,粉色的、白色的花瓣飘在水面上,像撒了一层碎玉,岸边的柳树垂着枝条,风一吹,就拂过游人的肩头。

今日是有心人开设的一场曲江诗会,往年都是世家子弟唱主角,今年却因为新政,来了不少寒门学子,倒显得格外热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和杜圃、赵小乙刚走到亭边,就听见一阵刻意拔高的声音:“如今有些人,仗着会写两首诗,就敢乱改祖宗的规矩,科举加什么算学、格物,简直是胡闹!”

“长此以往,大唐的文脉都要被毁了!”

循声望去,只见郑家的公子郑玄正站在牡丹丛前,手里拿着一卷纸,脸上带着傲慢的笑意。

他身边围着几个世家子弟,纷纷附和:“郑兄说得对!那个李白推行的什么新政,就是破坏传统!”

“今日这诗会,咱们就以‘怀古’为题,让某些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唐文风!”

赵小乙顿时忍不了了,抬脚就要上前理论理论,我按住了他,轻轻摇头。

杜圃在一旁低声说:“这些人是故意来找茬的,咱们要是硬辩,倒落了下乘。”

我点点头,目光扫过曲江池的碧水,水面上飘着的牡丹花瓣,像极了那些守着旧规矩不肯放手的世家,看着娇艳,却经不住一点风浪。

郑玄很快就写好了《哀世赋》,高声吟诵起来,字句里满是对新政的嘲讽,说 “古法如磐石,新政如飘萍”,引得不少世家子弟拍手叫好。

他吟诵完,故意看向人群中的我,语气带着挑衅:“李大人,听闻您才思敏捷,不如也作一首‘怀古’诗,让咱们开开眼界?”

周围的目光都聚了过来,有期待,有嘲讽,也有担忧。

我深吸一口气,走到亭边的石桌前,拿起笔,笔尖沾墨的瞬间,脑海里闪过吴宫的废墟、晋代的古人。

那些曾经辉煌的朝代,不都是因为守着旧法,不肯变通,才最终淹没在历史里吗?

我挥笔而就,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安静的亭边格外清晰。

写完后,我抬起头,声音清亮,带着文气缓缓流淌: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第一句落下,亭边的柳树忽然轻轻晃动,几片柳叶飘落在纸上,像是在应和诗句的韵律。

郑玄的笑容僵住了,脸色微微发白,他没想到我会用吴宫、晋代的旧事来回应,这不正是在说 “守旧必亡”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