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扩建格物院

秋天的西郊,稻穗压得稻秆弯了腰,风一吹就滚起金浪。

王老汉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花。

“李大人,您看这亩地,往年收三石,今年能多收两石!” 他朝我喊,声音裹着稻花香飘过来。

我蹲下身,指尖拂过饱满的谷粒,稻壳的细粉沾在指腹,带着阳光的温度。

远处,刘婶正用文气水车引水,水流顺着渠沟淌进其他作物的田地里,干裂的土块瞬间吸饱了水,发出细微的 “滋滋” 声。

可看着这丰收景象,我心里却藏着一丝急切。

格物院如今就像挤在罐子里的豆子,工匠们在一间作坊里赶工,新画的农具图纸堆得比人高,连试火药的地方都得挪到院外的空地上。

要让更多百姓用上文气农具,要造能破浊族黑幡的新军械,扩建格物院,刻不容缓。

第二日清晨,我揣着《格物院扩建疏》站在紫宸殿外。

听到宣我进殿的声音之后,我急忙走进紫宸殿。

殿内烛火通明,户部的张大人见我进来,原本松弛的脸瞬间绷紧,上次轻徭薄赋的事,他就以 “国库吃紧” 为由反对过。

武则天接过疏稿,指尖划过 “分区研发、文气互通” 几个字,眉梢微挑:“太白,这扩建需多少银钱?要多久能见效?”

我刚要开口,一旁的张大人就往前迈了一步,白须抖得厉害:“陛下!不可啊!格物院之前已耗国库三千两,如今再扩建,岂不是要掏空内帑?”

“再说,一群泥腿子工匠,哪用得着分什么‘军械坊’‘农器局’?纯粹是铺张浪费!”

他的话像颗石子扔进水里,殿内几个世家出身的大臣立刻附和:“张大人所言极是!寒门子弟哪懂什么格物,不过是白费粮食!”

我攥紧了拳,文气顺着血脉往上涌,指尖都发烫:“张大人说耗损国库,您可知道文气农具带来多少收益?”

“文气农具让江南增产三成,光漕运粮税就多收了五千两!

“格物院的扩建不是浪费,是给大唐攒家底!”

我抬手往殿中虚空一拂,淡青色的文气顺着我的手势铺开,先画出格物院的轮廓,线条细如发丝却格外清晰。

接着,文气分成三块区域:左侧勾勒出投石机与火药罐的模样,标注 “军械坊”;右侧画出曲辕犁与水车,写着 “农器局”;

中间则是一排排桌椅,刻着 “算学区”。

“军械坊造破黑幡的火药,农器局琢磨更省力的农具,算学区教寒门子弟算历法、测土地,每一块都用在实处!”

文气勾勒的犁铧纹路、水车叶片越来越亮,连火药罐上的《爆炸赋》片段都隐约可见。

殿内的大臣们都看呆了,张大人的嘴张了又合,却说不出话来。

我转向武则天,声音掷地有声:“臣愿立军令状,三月内,军械坊出改良火药,农器局出新犁,算学区招够五十人!”

“若不成,臣自请降职!”

武则天盯着文气设计图看了半晌,突然拍案:“好!朕准了!拨内帑五千两,再调二十名工匠帮忙修缮!”

张大人还想争辩,武则天扫过去一眼,他立刻垂头,再也不敢多言。

从紫宸殿出来时,日头已过正午。

风里飘来格物院方向的硫磺味,那是鱼玄机带着工匠们试新火药。

赵小乙扛着长枪跑过来,老远就喊:“李大哥!听说要扩建格物院?俺来帮忙搬木头!”

我笑着点头,他这急性子果然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