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封禅大典后的行动

封禅大典结束的第二日,泰安城的街头巷尾还满是热议。

我清晨起来去街角的粥铺喝粥时,刚坐下就听见邻桌的老汉拍着桌子感慨:“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听说过这样的封禅!”

“不光有文曲星光降下,空中还出现‘民为贵’这样的字,这可真是天地都认可的道理啊!”

旁边卖菜的妇人也跟着点头,一副来了兴致的样子说道:“以前听老辈说,封禅都是夸皇帝怎么怎么厉害,哪有说百姓重要的?”

“李大人写的那《封禅文》,句句都说到咱老百姓心坎里了!咱大唐有这样的陛下和大人,咱们往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粥铺老板这时端着粥走过来,笑着说:“可不是嘛!”

“昨天大典结束之后,好多百姓都自发去封祀坛附近洒五谷,磕头祭拜,说要感谢天地护佑,也感谢陛下和李大人为咱们着想!”

我听着这些话,感觉手里的粥都暖了几分。

之前对抗世家、推行新法时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踏实。

所谓 “文以载道”,大抵就是如此,让 “民为本” 的道理,不仅写在纸上,更刻进百姓心里,成为天下人共同的期盼。

回到住处时,沈括正拿着农器模型的清单核对,见我回来,连忙迎上来:“大人,陛下说三日后启程回长安,让咱们把农器模型都收拾妥当,到时候一块回去。”

赵小乙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李大哥!俺刚在街头买的,您尝尝!这糖葫芦真甜!”

我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嘴里散开,甜的恰到好处。

上官婉这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这是老夫子从长安寄来的,说寒门文社的学子们都盼着咱们回去,想听听封禅的盛况。”

我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却忽然想起那封藩王密信,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安路山在北方拥兵自重,他若真有反心,定会趁机有所动作。

我必须去探查一番,不然心里始终不安。

当晚,我去见了武则天。

御书房里的烛火摇曳,她正看着封禅大典的记录。

我躬身行礼后,斟酌着开口:“陛下,此次封禅让臣对‘天地民心’有了新的感悟,臣想去游历一番,看看各地民生,也为后续推行新法收集些实情,还望陛下应允。”

武则天放下手中的册子,目光落在我身上,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却没有点破。

只是缓缓道:“你既有此心,去便是。只是北方不太平,万事要小心。若有急情,可随时传信回朝。”

我心里一暖,连忙躬身:“谢陛下体谅!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早日回朝复命。”

启程前一日,我跟沈括、上官婉他们说了游历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