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王娘在穿用度上把“性价比”抠到了极致,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但在“吃”这项关乎儿子生长发育的头等大事上,她可绝不糊弄!用她的话说:“大小伙子,正窜个子长筋骨的时候,肚子里没油水哪行?就得吃点好的!” 这“好的”定义,在王娘那里,主要指的就是——量大、油足、肉管够!
于是,王小虎的青少年时期,就呈现出一种极其分裂的生活状态:
上面,是王娘变着花样塞过来的鸡腿、红烧肉、大排骨,吃得他满嘴流油,幸福感爆棚;
下面,是那双“养蛊”神袜日夜熏陶,味道醇厚,经久不散;
后面,是那条“遇水则胀”的神圣裤衩,时刻准备着在下水时给他来个“重力偷袭”,或者上岸时表演“人工花洒”。
你就琢磨这画面吧:一个半大小子,啃着香喷喷的鸡腿,脚底下散发着若有若无的“生化气息”,屁股后面还可能挂着一件即将孵化的“水囊铠甲”……这种冰与火的交织,这种味觉与嗅觉的巅峰对决,这种力量与重量的奇妙平衡,或许……正是造就了王小虎如今这般“抗造”体魄的独门秘籍?不然很难解释,在如此恶劣的“局部环境”下,他居然还能长得这么壮实。
然而,王娘对儿子“吃得好”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食材上,还延伸到了吃饭的姿势和速度上。
她看不惯王小虎有时候饿极了反而先细嚼慢咽几口的“假斯文”,认为那不够“爷们儿”。
“虎子!吃饭!别跟个小闺女似的秀秀气气的!那玩意儿吃到肚子里都一样!你得狼吞虎咽!显得香!显得咱家饭好!你看那电视里干重活的,哪个不是大口吃肉,大口扒拉饭?”王娘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进行着她的“进食美学”教育。
那会儿网络不发达,也不兴宣传什么“细嚼慢咽有益健康”、“暴饮暴食伤肠胃”的科学道理。王娘的“狼吞虎咽”理论,就是他们家饭桌上的“金科玉律”。(在此郑重提醒看书的小伙伴们,千万千万别学!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给肠胃减轻负担!而且吃完东西后,绝对不能马上剧烈运动!)
在王娘日复一日的“爱的敦促”下,王小虎成功练就了“风卷残云”式的吃饭本领。往往是饭菜刚上桌,他那边已经三碗米饭下肚,打着饱嗝开始挑牙缝了。
终于,在某次饱餐了一顿王娘牌红烧肉盖饭后,王小虎又按照惯例,准备出门去找郝明他们踢球消食。结果,刚跑到楼下,肚子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