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父母爱情之江德华16

她发现合作社偶尔会有处理的下水或者骨头卖,价格便宜,但需要耐心收拾。

她买过几次猪大骨,回来用斧头敲开,加上几片姜,能熬出浓浓一锅奶白色的骨头汤。

撒点盐,撒点葱花,就是极好的营养品。汤里的骨头肉剔下来,还能给石小海解馋。

虽然基本剃不出点什么。

她腌咸菜的手艺也派上了用场。

买来的芥菜疙瘩、萝卜条,用盐和各种香料(问东北工友学的方子)揉搓腌制,封在坛子里。

过段时间,就是清脆爽口、非常下饭的佐餐小菜。

鸡蛋依然是金贵东西,但她现在舍得偶尔买上几个。有时是给石小海煮个白水蛋补充营养,有时是炒一盘金黄的葱花鸡蛋,或者打散在汤里甩个蛋花,都能让简单的饭菜瞬间增色。

周末,她有时会尝试做点面食。发面蒸一锅戗面馒头,比食堂的更瓷实有嚼劲;或者烙几张油汪汪的葱花饼,满屋飘香,能让石小海高兴一整天。

她改善生活很有分寸,绝不会天天大鱼大肉。

多数时候,依然是粗粮为主,菜多肉少,但比以前更注重搭配和口味。偶尔一顿稍好的,也能解释为“改善生活”或“奖励孩子”。

邻居赵大姐来串门时,看到他们桌上的骨头汤或葱花饼,也会笑着说:“德华现在当组长了,是该吃点好的!瞧把小海养得,脸上都有红晕了!”

大家都觉得这是她升职后应有的变化。

石小海的气色确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了。个头窜得快,棉袄袖子都显短了。

脸上不再是刚来时那种营养不良的苍白,而是透着健康的红润。学习也更有了劲头。

江德华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欣慰。

她在这个寒冷的北国,一点点地、扎扎实实地,为自己和在乎的人,筑起了一个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有滋有味的家。

生活水平的改善,像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江德华和石小海的小家。

江德华更加用心地经营着工作和人际关系。

她学着东北邻居的样子,在窗台下腌上一小缸酸菜,也会在赵大姐家腌辣白菜时过去搭把手,顺便“偷师”学艺。

她腌的酸菜味道格外醇正,脆而不涩,酸香适口。等到能开封时,她特意切了一大盘,给左邻右舍都送了一小碗尝尝。

“哎呦,德华,你这酸菜腌得可真不错!比俺家那缸还够味儿!”赵大姐尝了之后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