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偏心的老父亲

看完战报,袁绍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公孙度气势汹汹的进攻,袁熙领三千精骑驰援,结果人还没到辽东属国,公孙度就退兵了。

不仅如此,公孙度还损失了被视为继承人的长子公孙康。

关羽临阵斩将,一击而定。

原本以为将是一场苦战,现在却成了唾手可得的大胜。

不得不说,袁熙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相比之下,自己简直是倒霉透顶,被小儿孙权羞辱了,却不能施以惩戒。

袁绍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将战报交给郭图。

郭图看完,也大感意外。“显雍真福将也。天命在主公,连一向与世无争的显雍都能建功了。”

袁绍心头稍宽,随即又道:“他想抽调青州水师助阵,水陆并进,一举击破公孙度,可行否?”

郭图想了想。“公孙度次子有隐疾,长子是他唯一的希望。如今死了,只能等孙子。没有几年,怕是缓不过劲来,何必急在一时。倒是孙权,不识时务,实在可恶,当用心准备,尽快平定江东,莫使江东士大夫久候。孙策已经杀戮太重,如果再被孙权杀几个,江东士大夫元气殆尽,恐令人失望。”

袁绍没说话。

他现在怀疑,孙权之所以不敢投降,很可能就是担心江东士大夫的报复。

孙策平定江东时杀了不少人,其中不乏他的好友,比如会稽周氏、吴郡陆氏。孙权归降之后,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寻求报复,富春孙氏可能会因此亡种。

但他也不可能承诺孙权制止报复,否则江东士大夫会大失所望,也会让与江东士大夫交好的汝颍士大夫不满,比如眼前的郭图。

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除此之外,他还要警惕郭图为袁谭谋利。

有大江阻隔,能平定江东的只有两路人马,或者是荆州水师,或者是青州水师。

郭图显然更希望由袁谭率领青州水师渡江作战。

袁谭赶到青州后,迅速得到了青徐二州士大夫的支持,不仅人力、物力充裕,而且有不少可用的人才,比如下邳陈氏的陈登,就亲自率领部曲参战,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臧霸等人已经被困在山中,再有几个月,就会因断粮而被迫投降。

如果袁谭能够给一些不错的条件,随时可以结束战事。

平定青徐,袁谭已经立下大功,如果再平定江东……

袁绍不敢想。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田丰,对身边的侍从使了个眼色,命他请田丰来。

侍从转身离去,过了一会儿,田丰走了过来。他拄着拐杖,小心翼翼,生怕一脚站不稳,从江岸上滑下去。那模样看得袁绍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有些感伤。

十年前,他刚认识田丰的时候,田丰还健步如飞。

十年过去,田丰不知不觉的就老了,甚至拄起了拐杖。

“元皓,还能行吗?”袁绍打趣道。

郭图不动声色地站远了一些,避免和田丰有任何近距离的接触。

更远处的逢纪等人转头看来,虽然不说话,却显然很关注这边的动静。他们都看到了信使,见袁绍召田丰论事,知道肯定发生了大事,就等着袁绍的召唤。

田丰苦笑道:“原本以为大河浩荡,如今看到大江,才知道水外有水。”

“哈哈哈……”袁绍大笑,和田丰闲聊了几句,才将袁熙的战报递了过去。

田丰看完,缓缓将战报递了回来,思索半晌,说道:“主公,臣以为当乘势而进,灭公孙度,取辽东。这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

袁绍收起笑容,轻声说道:“元皓,是不是太急了些?江东未下,益州未平,至于凉州,更是……”

田丰摇摇头。“孙权年少,刘璋愔弱,有天险,可以自守,却不足为患。至于凉州,各自为战,更不足为虑。倒是公孙度,野心勃勃,不可小觑。如果让他缓过这口气,再想攻辽东就难了。趁着他长子新亡,人心惶惶之际,一举破之,正是时机。”

“辽东很远,只怕破之不易吧。还有,攻辽东必然要动用青州水师,江东怎么办?”

“水陆并进,破辽东只是几个月的时间。辽东破,则江东破胆,或可不战而降。”田丰指了指面前的大江。“再者,主公观眼前水势,又岂是青州水师可破?”

袁绍眼神闪烁,瞥了郭图一眼,却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