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瞬间明白了袁绍的意思。
袁熙、袁尚联手,迅速平定公孙度,抢占辽东,是天意。
辽东是准备迁居天子的。既然辽东已经提前拿下了,天意在袁,天子就该提前去辽东。
从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算起,天下大乱已经有十九年,明年就满两纪了。
袁绍今年已经五十八,如果想看着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在自己手中实现,就不能再拖了。借着韩遂、马超不战而降的机会完成代汉,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在此之后,他还有十年时间休养生息,就算刘璋和孙权不识天命,不肯归降,袁绍也有足够的实力征服江南。
郭图起身附和道:“大将军所言甚是,显雍堪称福将,攻必胜,战必取,哪怕不亲自前线,也能一战成功。这一点,就算是显思也要稍逊一筹的。不如调他到中原,让他协助显思,攻取扬州,平定江东。”
袁绍笑道:“公则,显雍是福将不假,但战事胜负可不能全靠运气,还要看人谋。幽州出精骑,所以他能东平公孙度,西定关中。取扬州则不然,那需要水师,纵有精骑数万,焉能渡江?”
田丰、沮授相视而笑,也为郭图的建议觉得可笑,甚至不需要他们反驳,袁绍就会否决。
郭图却不慌不忙,一拍额头,笑道:“大将军说得是,是我疏忽了。既然不能帮显思平定江东,不如还是由他协助显甫,继续进攻益州。若能迅速逼降刘璋,江南可传檄而定。届时还有谁敢怀疑天命在袁?若是只有显甫一路大军,被秦岭所阻,又不知道要耽误多久。”
田丰、沮授瞬间沉了脸,袁绍的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
郭图这意思很明显,这次西征,袁尚顿兵潼关,无功可述,都是沾了袁熙的光而已。
袁尚无功,冀州人也就无功,之后的论功行赏,大将军可不能偏心。
如果再引申一下,袁尚耗费了那么多钱粮,却没有功劳可叙,是不是说明他能力有限,当不起重任?
既然如此,他就不要和袁谭争了。大将军你要立长立贤,不能立幼。
沮授略作思索,站了起来,拱手道:“公则所言,有失偏颇。崤函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韩遂以数万大军守潼关,就算是韩信再世也无计可施,何况显思。显思能不败,便已难得。浦坂亦然,若不是承大将军威名,纵使显雍能击败马超,也未必能取得蒲坂。就个人武艺而言,难道显雍还强于张益德不成?”
袁绍不自觉地点头称是。
他承认袁熙是福将,但他更赞同袁熙能逼降马超是沾了家族的光。没有袁氏为后盾,没有他这个大将军父亲,袁熙能逼降马超?
阵前三合不败,也只是不败而已,并没有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