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败军之谋士

说到攻吴,袁谭心情沉重。

袁绍封他为吴王,不仅断绝了孙权的希望,也断了他的后路。

不平江东,何以称吴王?

连吴王都做不好,如何能做储君?

郭图、辛评、荀谌等人欣然接受袁绍的安排,是因为他们信心满满,觉得拿下江东不是问题。一旦拿下江东,袁谭就拥了最富庶的几个州,袁绍迫于形势,只能以他为储君。

可是,江东那么好取吗?就算有高干在荆州策应,强取江东依然不易。

如果像荀攸担心的那样,孙权与偏居辽东的汉家天子取得联络,以忠于汉室为号召,就更麻烦了。

虽说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代汉顺理成章,易如反掌,可是心向汉室的人依然不少。江东有,中原也有。限于力量对比,他们可能不会跳出来反对,却会在背地里腐蚀人心。

每每想到这一点,袁谭就觉得袁绍代汉有些仓促了,再等几年或许会好一点。

不过他也清楚袁绍的担心,无非是因为年纪大了,体力日见不足,担心等不到那一天。

五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过了五十岁,不仅身体迅速衰老,想法也会出现重大转变,甚至会和前半生判若两人。袁绍也不例外,他的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转变,都是从五十岁开始的。

袁谭计算着自己的年纪,心生警惕。

他不想变成袁绍那样。

“友若,公达,如何取吴?”

荀谌早有准备。“大王进兵历阳,迫使孙权重兵防守,然后使高元才由江陵进兵,取江南四郡,切断益州与扬州的联系,分而破之……”

荀谌话音未落,辛韬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惶急。“大王,广陵急报,孙权集结水师三万,可能犯边。”

袁谭吃了一惊,长身而起。

荀谌伸手示意袁谭稍安勿躁,看着辛韬。“统兵的大将是谁?”